
川觀新聞記者 吳平
百聞不如一見,清明節小長假期間,考古界頂流三星堆祭祀坑6個“盲盒”的考古挖掘熱度不減,直接帶動各大經典博物館的游學參觀熱度。
據不完全統計,4月3-5日,三星堆博物館入園總人次超過4.5萬人次,金沙遺址博物館客流量同比增長339%,成都博物館3天內接待游客3萬余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接待游客3.5萬余人。
在三星堆博物館園區,游客排成長長的縱隊耐心等待入館,通過控制館內的實時客流量,使得參觀體驗得以保證。在高大的青銅神樹下,人們邊用手機拍照記錄,邊猜測這其中的鑄造科技究竟來自哪里。

沒有看過癮或者沒來及前往的游客也不需遺憾。據介紹,三星堆博物館的文物保護修復館預計在今年5月正式運營,屆時,觀眾可以在這里直接感受到文物的修復過程、方法和技術。
了解古蜀文明和三星堆歷史脈絡,還有一個理想選擇即金沙遺址博物館。通過館內數千件金器、玉器、青銅器、石器、陶器等珍貴文物,游客能夠直觀感受到,為什么說金沙文明是三星堆文明的繼承者,二者的關聯是如何被上述實物等直接證據所證實的。

清明節期間,金沙博物館的《七寶玲瓏——來自喜馬拉雅的藝術珍品》特展仍在繼續展出,用233件(套)精美珠寶飾品講述了喜馬拉雅地區璀璨的物質文化、多彩的民族風情和獨特的審美藝術。

為了增加游客參與度和互動性,成都博物館在4月3日舉辦了6場平行活動,包括趣味青銅、古蜀人吃什么、皮影戲展演互動等,讓歷史“活”起來,科普更生動,深得學生族和家長們的歡迎和好評。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第四屆三月三書法展”在清明節過后,將持續舉辦到4月12日,精彩書法作品也可在該博物館的官方微博賬號先睹為快。

圖片由各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