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晉朝 雷倢

  4月1日,記者從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領導工作小組第八次會議暨投資促進工作會上獲悉,成都建立了產業功能區綜合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實施產業功能區“調整一批、預警一批、新增一批、優化一批、賦能一批”的動態調整。在此基礎上,成都正積極謀劃碳中和產業生態圈作為全市第15個產業生態圈。

  據悉,謀劃中的碳中和產業生態圈將重點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清潔生產等產業。并加快打造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多元應用場景,加強低碳技術科技攻關,形成完善的低碳經濟產業鏈、價值鏈、生態鏈,為碳達峰和碳中和示范城市建設夯實產業支撐。

  此外,成都市還擬新增3個產業功能區。在東部新區,建立成都健康醫學中心(未來醫學城),積極探索未來醫學創新前沿,打造醫教研產融合轉化的典范。范圍面積14.3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起步區面積2.08平方公里。主導產業為國際特色示范醫療、高精器械及醫藥產業、創新驅動轉化醫學。

  在高新區打造成都未來科技城,主攻量子科技和航空航天等未來產業。規劃范圍面積60.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起步區4.6平方公里。依托產業功能區打造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企業的匯集區。

  在新津區建立天府牧山數字新城,范圍面積63.2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起步區6.05平方公里。探索打造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