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攝影 向宇

  此次三星堆祭祀區新一輪考古發掘,在5號祭祀坑中發現了一件體量非常大的黃金面具,被發現之時,由于被擠壓和折疊成了一塊皺巴巴的金箔。

  2021年2月初,根據工作安排,現場考古人員決定對金箔進行提取,轉移到實驗室中進行后續的文物研究和保護工作。

  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穿戴好了防護服,進入祭祀坑中準備提取。

  由于祭祀坑面積太小,文物四處散落,只能跪在踏板上將整個身體伏下去進行懸空作業。在一大群人注目下,冉宏林用手小心地提起金箔一角,然后用文物提取專用插板插入到金箔下方,將其從坑中小心地提取出來。

  隨后,冉宏林將放置著金箔的插板,小心地傳遞給了等候在坑邊的雷雨,放入托盤中,再在金箔外周嵌上海綿進行固定,雷雨再轉交給文保專家將文物送入實驗室。

  “由于金箔上還附著了很多的象牙殘片,進入實驗室后,第一步是要先將上面附著的殘碎的象牙進行提取,提取完成后再慢慢將金箔進行清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員李思凡告訴四川在線記者。

  為了這件金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特別邀請了國家博物館金器研究和修復的兩位專家來到現場開展文物保護和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