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名紀檢骨干加入“尖刀班” 協調解決問題2000個
2018年,在長期工作中,暴露出項目推進滯后、干部精神懈怠、工作推進乏力等問題,脫貧攻堅迎檢面臨嚴峻形勢,營山縣紀委監委40余名精銳骨干主動加入脫貧攻堅“尖刀班”,每周至少4天常駐鄉鎮、貧困村,既進村入戶摸排查找問題、督促整改問題,還為基層出謀劃策、幫助解決問題。

2018年7月6日,縣紀委監委駐縣住建局紀檢監察組組長、脫貧攻堅“尖刀6班”班長楊鳴在入戶走訪時發現,原普嶺鄉貧困戶莫伍先新房修好入住后,應該拆除的老房不愿意拆除,鄉黨委政府多次做工作也無濟于事的問題。
經進一步了解,原來易地搬遷的莫伍先住進新房快兩年了,根據政策規定,老屋必須拆除還耕。但老莫及家人說新房廚房和廁所尚需要完善、到戶路沒有修通、和建設方還有些糾紛和分歧,重要的是老屋養了豬,所以不能拆。
于是,熟悉政策規定的隊員們輪番回應、解釋。楊鳴更是顧不上口干舌燥耐心解答,用心溝通。合理訴求協調解決,不合規訴求講清道理、說明原因。經過連續兩天的拉鋸戰,最老莫家人終于同意拆除老屋。
“如果不是他們,我們還真沒信心那么快就做通老莫的思想工作,問題那么快就得到解決,說不定還會拖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后腿。”時任普嶺鄉王玲仍心有余悸。
據統計,營山脫貧攻堅“尖刀班”發現問題1.2萬余個,提出整改意見建議5000余個,協調解決2000余個,推動了問題全面整改,確保了該縣以“零漏評、零錯退、群眾認可度99.75%”的優異成績,一舉摘掉貧困縣帽子。
堅決查處脫貧攻堅“搞形象工程”等問題
2020年,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營山縣紀委監委又成立“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督查組,按照“深入一線、查找問題、及時指導、督促整改、對照標準、逐戶銷號、嚴肅問責、形成震懾”工作模式,圍繞“三精準”“三落實”“三保障”,對全縣所有行政村特別是貧困村和貧困戶采取“梳篦子”的方式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找準找出脫貧攻堅領域新出現的問題,并逐一反饋給相關鄉鎮、部門和責任人整改并適時對整改情況回訪。同時,縣紀委監委6個聯動協作組、9個片區協作組對整改情況進行交叉檢查,推動了800余個問題整改清零。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對脫貧攻堅工作中“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扶貧留痕不留心”“搞形象工程”及“數字脫貧”“吃拿卡要、雁過拔毛”等問題,營山縣紀委監委予以堅決查處。2018年,清水鄉紅巖村文書蔣敏因憑空編造扶貧手冊被黨內警告處分;2019年,原增產鄉三清村黨支部書記廖祥福、村主任肖盛國和村文書方國平因虛構事實騙取扶貧資金等款項予以私分,被開除黨籍并移送司法機關。
2015年以來,營山處置脫貧領域問題線索225條,查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216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91人,移送司法機關5人。
既要嚴管,也要厚愛。營山縣紀委監委堅持懲處與教育相結合,把紀律教育延伸到黨政紀處分之后,對受處分的黨員干部,定期開展回訪教育,通過容錯糾錯、澄清正名,充分調動了全縣黨員干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嚴明的紀律、務實的作風,必定有優異成績。2020年,全縣15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4161戶80532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實現小康,連續兩年在全省年度成效考核中獲得“好” 的等次,被評為四川省2019年度脫貧攻堅“先進縣”、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全面小康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營山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代理主任曹毅表示,下一步,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將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全面履行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職能職責,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和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圖片由營山縣紀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