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羅之飏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和減稅降費等多重因素影響,財政收支平衡壓力顯著增加,為此,中央決定發行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四川省財政廳提供的信息顯示,2020年6月22日,中央下達四川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額度共計351億元。

  近日,記者從四川省財政廳獲悉,四川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省級不作任何預留、全部下達市縣,重點支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產業鏈改造升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污水垃圾處理等7個領域。

  據悉,截至2020年末,四川抗疫特別國債資金支出金額339.1億元,使用進度96.6%,結轉至2021年11.9億元。其中,用于抗疫相關支出50.4億元,占比14.4%,支出金額48.2億元,使用進度95.6%,主要用于醫療救治、物資采購、檢驗檢測、防控設備、企業幫扶等。用于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300.6億元,占比85.6%,支出金額290.9億元,使用進度96.8%。

  在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四川購置口罩、測溫槍、防護鏡、消毒液等各類疫情防護用品8000余萬套,采購PCR儀、生物安全柜、核酸提取儀等醫療設備1.9萬余臺,新建改擴建發熱門診、集中隔離點等1276個,發放一線工作人員補助等各類補貼達250萬人次;通過歸墊疫情期間各級財政暫付資金,緩解了市縣財政支出壓力,幫助市縣落實“六保”任務;有針對性地提供房租補助、發放復工復產獎補支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復工復產以及城市消費券等,累計援助企業3100余家,穩崗個數2.3萬余個,讓經濟盡快走出疫情“陰霾”。

  在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方面,四川新建各類醫療緊急救援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等1124個,精準補齊重大疫情防控基礎設施短板。采購各類醫療設備約4.9萬臺,新增病床約4.3萬張,購置負壓負壓救護車52臺,全省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設備配置得到“全新升級”。

  在產業鏈改造升級方面,四川圍繞重點優勢領域,開工一批綿陽科技城總部經濟試驗區、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甘眉工業園區光伏產業園等產業園區建設項目,新建園區、廠房面積1884萬平方米,入駐企業902戶,提供工作崗位約5.9萬個,支持產業鏈補鏈強鏈,不斷加強產業鏈工業基礎能力建設,加快構建四川“5+1”現代工業體系的產業支撐。

  在助力老舊小區改造方面,四川抗疫特別國債支持的109個項目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小區1316個,改造戶數20.1萬戶,占全省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開工計劃戶數43.2%。改造水電氣等各類管線643千米,綠化面積36.3萬平方米,新增停車位1萬余個,完善養老、托幼、助餐、菜市場、便利店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607個,帶動居民籌資和社會投資5億元左右,資金的快速到位,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加快實施提供了堅實資金保障。

  此外,四川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還在生態環境治理、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提升重大區域規劃相關基礎設施、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