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任務
到2022年底前,主要完成水庫除險加固遺留問題處理、現有超時限水庫安全鑒定、小型水庫專業化規范化管理
到2025年底前,主要完成新增病險水庫及時除險加固、完善雨水情測報和安全監測設施、實現水庫安全鑒定和除險加固常態化
“以前到了雨季就提心吊膽,現在汛期壓力小多了。”1月29日,站在位于眉山市丹棱縣齊樂鎮的中觀山水庫大壩上,中觀山水庫管理所所長袁德進指著大壩內坡的混凝土面板和加寬的壩體說,這些能確保水庫安全度汛。
中觀山水庫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上世紀90年代進入病險集中爆發期,一直在進行小修小補,直到2010年才實施完成除險加固工程。
類似于中觀山水庫,我省80%以上的水庫建于上世紀50-70年代,工程老化、功能退化現象嚴重,成為突出安全隱患。“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如何給全省病險水庫“治病”?□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邵明亮
水庫“積病成險”
難以持續發揮作用,將有1500座水庫進入新增病險水庫行列
中觀山水庫是一座小(1)型水庫,總庫容144萬立方米。“目前水庫蓄水有103萬立方米,來年春灌有保障了。”袁德進告訴記者,中觀山水庫至今仍發揮著經濟效益,周邊3200多畝柑橘的灌溉用水都靠它。
省農田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小型水庫大多分布在農村山丘區,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水源。據統計,我省水庫控制灌溉面積3500多萬畝,約占全省耕地面積的35%。去年通過預警預報、合理調度,成功應對近10年來最為嚴重的春干夏旱,實現抗旱澆地243萬畝,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了基礎。
水庫作為江河水系的重要控制性樞紐工程,還發揮著防洪保安全的基礎功能。去年發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我省通過精準實施水庫群聯合調度,成功應對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汛情,減淹縣級以上城區13座、減少轉移人口47.6萬人,減輕了下游防洪壓力。
“我省水庫在城鄉供水、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省農田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保障水庫安全運行,才能持續發揮水庫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十三五”以來,我省共投入資金33.87億元,累計對2179座病險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數量占全國的16.2%,恢復蓄水7.7億立方米,相當于新建7座大(2)型水庫,恢復和改善灌面350多萬畝。
我省80%以上的水庫建于上世紀50至70年代,大部分水庫已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加之維護不足以及暴雨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影響,陸續“積病成險”。據統計,“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有約1500座水庫陸續進入新增病險水庫行列,目前已經鑒定為三類壩即將實施除險加固的有920座。
水庫管護之難
人和錢成為有效運行管護的瓶頸,各地紛紛尋找合適的“藥方”
“以前,縣里的大部分小型水庫是由鄉鎮和村進行分散管理,運行管護上存在不專業、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內江市威遠縣水利局規建股股長李健介紹,威遠縣有60座小型水庫,過去長期缺少管護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省農田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70%以上的小型水庫屬鄉鎮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缺乏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專業的管護人員,部分地方存在重建輕管、以包代養現象,水庫管護不及時、不到位。
水庫運行管護中“缺錢”的問題也很突出。我省95%的水庫屬公益性水利水庫,45%的水庫分布于貧困縣,財政對水庫維修加固和運行管護的經費支持有限。以中觀山水庫為例,1997年和2003年的安全鑒定中都發現不少問題,但受制于經費,2010年前一直沒能進行大規模整修。袁德進清楚地記得,有一年對水庫大壩進行安全檢查,竟然發現了一個直徑1米的白蟻巢穴,嚇得他出了一身冷汗。
“水庫可以收取的水費等經營收入有限,發現安全問題也只能‘小修小補’。”丹棱縣水利局總工程師付達表示,“人”和“錢”一直是制約當地水庫有效運行管護的兩大瓶頸。目前,縣里已將水庫管理單位在編職工納入全額財政預算撥款,每年足額預算水庫專職管護人員工資和日常運行管護經費,并據實解決水庫及其渠道的歲修和清淤經費,逐步實現經費有保障、運行長效化。
全省各地也都在探索不同類型的管護新機制新模式。威遠縣按照屬地原則,將全縣60座小型水庫劃歸所在鎮政府管理,水庫所有權證頒發率達100%;開展星級評定,將所有小型水庫運行管護的人員經費和維修養護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對等配備專兼職管護人員和補助資金;大竹縣充分利用四個中型水庫管理所技術能力強、管護經驗足等優勢,試行“以大帶小”“以專帶兼”管理模式,按照水庫工程隸屬關系實行分級負責、專款專用。
兩大緊迫任務
“十四五”期間,消除存量隱患,建立健全常態化管理機制
“當前,威脅水庫安全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省水利廳廳長胡云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將緊緊圍繞“消除存量隱患、實現常態管理”的總要求開展。
1月26日舉行的全省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視頻會議明確,2022年和2025年為“十四五”時期我省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工作的兩大時間節點。到2022年底前將主要完成水庫除險加固遺留問題處理、現有超時限水庫安全鑒定、小型水庫專業化規范化管理;到2025年底前將主要完成新增病險水庫及時除險加固、完善雨水情測報和安全監測設施、實現水庫安全鑒定和除險加固常態化。“所謂常態化,就是要確保達到鑒定年限的水庫當年就要進行鑒定,新鑒定出的病險水庫第二年就要開始除險加固。”胡云說。
針對當前面臨的消除存量隱患、建立健全常態化管理機制兩大緊迫任務,我省將如何施策?
“事分輕重緩急。”省農田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建議,要對全省水庫進一步全面“體檢”摸清底數,分類列出優先時序、落實工程投資任務、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消存量、遏增量。立足省情和發展需要,研究制定適用于我省不同區域不同類型水庫的工程維修養護定額和管護人員補助標準,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避免水庫“久拖成病”“久病成險”。
胡云表示,省水利廳已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對照“十四五”時期全省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目標任務制定出了任務清單,提出分年度實施計劃,要求在2025年前完成全部現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并對新出現的病險水庫及時加固除險,確保水庫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