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汶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記者1月22日從瀘州海關獲悉,2020年1月至12月,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8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其中進口總額4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出口總額45.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5%。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不利影響,瀘州海關利用線上審核、視頻監管等互聯網方式,探索實施“遠程+現場”作業模式,比如海關人員可通過視頻對進口大豆卸船過程實施遠程監管,并核查進口所需資料,而對需要現場檢疫查驗、抽樣等作業的貨物則采取現場監管;
同時,瀘州海關還積極推進“不到場查驗”這項便利措施,如企業可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系統提交電子化報關資料,海關可依據提交的資料對企業發出放行或需要查驗的指令,以此來減少企業往返咨詢、遞交資料等時間和成本,讓企業實現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報關。
在疫情期間,瀘州海關還設立了生產原料的快速通關專用窗口和綠色通道。采取指導企業提前完善報關資料,做到貨到即查、邊卸邊驗,如支持盛和資源的稀土礦累計進口達2.58萬噸,節省企業滯箱費1000余萬元;支持和潤集團瀘州中海糧油糧食專用保稅倉進口大豆達29.3萬噸,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生產原材料;還幫扶瀘州市白酒企業開拓塞內加爾,斯洛文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際市場。
據瀘州海關相關負責人透露,2021年將主動提供預約通關、預約查驗、幫助企業應對國外限制性貿易措施等定制化服務,積極助推白酒、竹筍制品等地方農優特產品出口;立足瀘州外貿企業實際發展需求,支持企業開展保稅倉儲、保稅加工等業務,推動綜合保稅區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疊加釋放跨境電商綜試區、進口糧食指定監管場地等開放平臺新動能,助力瀘州外向型經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