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薇 四川在線記者 袁婧
四川“5+1”現代產業體系及文旅、建筑產業領域的重度緊缺人才集中在93個職業。其中:最為緊缺的職業是:項目管理工程技術人員、制油工和計量工程技術人員、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技術人員、環境衛生工程技術人員、物流工程技術人員、能源管理工程技術人員、物流服務師、大地測量員、攝影測量員、工業廢水處理工、發電工程技術人員。
1月22日,在四川省現代產業發展人才政策通報會上,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賴榮發布并通報了《四川省現代工業“5+1”產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編制報告》。
《報告》顯示,四川全省有涉及“5+1”現代產業體系及文旅、建筑產業的655家單位、918類崗位存在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總缺口6382人。總體呈現“面廣、量大、不穩定”的特點,且產業間程度不一、地區間分布不均。
從產業分布上看,缺口前三名分別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和建筑行業。其中裝備制造業183家單位233類崗位缺急需緊缺人才2137人,食品飲料業128家單位179類崗位缺急需緊缺人才1243人,建筑行業84家單位100類崗位缺急需緊缺人才754人。
從急需緊缺崗位需求看,與產業直接相關的專業技術類人才是“大頭”,同時計算機、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業態人才和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綠色職業人才也占一定比例。
從地域分布看,“人才需求最旺盛”排名前三的城市是成都、南充、宜賓,總缺口數分別達到2793人、552人、535人,相應在全省的占比為43.76%、8.65%、8.38%。其余各市州總缺口數為 2502 人,占比39.21%。《報告》認為一定程度反映了“地區經濟發展越好,則人才需求越大”的規律。
賴榮介紹,在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下,省人社廳牽頭編制了《報告》聚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及大力發展文旅、建筑產業有關部署,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和文旅、建筑七大重點產業為主研方向;通過“省直主管部門分行業劃定、各市州人社局按地區增補”,全面覆蓋省內近千家重點企事業單位;采取“單位申報、逐級把關、全省比對”的方式,科學采集急需緊缺人才涉及崗位的最低學歷要求、職稱技能要求、能力專業要求,薪酬待遇、所在地區以及總職數、在崗數、需求數等,較準確地反映了重點產業人才資源真實情況;創新人才目錄編制方法,突出數量、質量和穩定性三項關鍵指標,建立人才急需緊缺度指數,分重、中、輕三個程度,實現對相關產業、地區人才崗位緊缺度的量化評估;綜合分析結論,從建立人才共享機制、優先開發重度緊缺人才、優化調整人才政策、完善人才目錄工作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