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薛世榮 陳冠宇

  1月21日下午,綿陽舉行2020年度綿陽市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會上,綿陽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驍介紹,2020年,綿陽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464.77億元,同比增長4.5%,分別高于全國(2.1%)、全省(3.4%)2.4、1.1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8.7%,服務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3.4%,拉動經濟增長1.9個百分點,為全市GDP突破3000億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科學謀劃推進服務業復工復產

  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下,綿陽在全省率先制定服務業11個行業《復工復產方案》,發出“推廣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的倡議,及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及支持商貿企業復工營業、支持汽車、餐飲等發展專項政策,分級分類精準指導各類企業有序復工營業,推動復商復市和刺激消費,網紅直播促銷、“樂購春曉”惠民消費券、廚藝大賽、九張網等活動在全省形成了示范。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4.26億元,居全省第2位,同比實現-1.8%的增長,居全省第4位,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1、0.6個百分點;全年負增長持續大幅收窄,較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分別提升10、6、2.7個百分點。

  以項目為中心提升服務業發展質量

  圍繞國家政策導向和“8+1”重點產業開展招商,綿陽引進建設了一批業態先進、拉動效應強的重大服務業項目,引導更多投資投向服務業重點領域和重點產業。其中,引進簽約的綿陽文創產業新城項目(投資200億元)是2020年6月全省服務業大會上簽約金額最大的項目。同時,深入實施綿陽服務業“513工程”,加強跟蹤服務,推動50個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組織西部寫生創作基地、中國(綿陽)科技城大數據中心等14個項目申報全省“服務業三百工程”重大項目。2020年,全市服務業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5%,較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高4.5個百分點,較全省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8.3%)高6.2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綿陽市建成方特等重大文旅項目,通過創新運營和營銷創造文旅消費熱點,為實現逆勢增長提供了強力支撐,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實現23.1%的增長,居全省第1位,較上半年、三季度分別提高34.4、38.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9.8個百分點。

  此外,2020年,綿陽還成功申建“中國(綿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綿陽綜合保稅區”,省級區域消費中心城市、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強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等項目爭取也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突出科技特色構筑服務業發展優勢

  2020年,針對疫情影響,綿陽市加強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和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培育壯大科技服務主體,強化財政、金融扶持,支持相關企業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和產品、發展新型業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較上半年、三季度分別提高25.8、20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2%)31.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