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楊成萬

  擬發2310.77萬新股

  根據招股書,在發行股票的數量方面,長虹能源本次向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310.77萬股。同時,公司及主承銷商將根據發行的具體情況擇機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的股票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股票數量的15%。本次發行股數不超過本次發行完成后股份總數的25%。

  長虹能源成立于2006年10月30日,注冊資本6932.3127萬元,2016年3月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司在堿錳電池及鋰電池技術進步上持續投入,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5%、4.28%、4.43%和3.91%。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創新,加快了技術向市場的轉化速度,通過超高性能電池研究、CNAS實驗室、鋰電競爭力實驗室建設、動力電池和低溫電池開發等,有效提升了公司技術及產品競爭力。

  公司符合“市值不低于 2 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不低于1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2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8%”的精選層掛牌條件。

  加碼新能源電池

  近兩年,鋰電業務在公司整個業務版圖中表現亮眼。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鋰電池業務營收約4.15 億,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9.31%,同比增長78.30%;2020年1-6月,鋰電業務營收約2.33億,同比增長37.50%。

  “但隨著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摩托車、電動叉車、AGV車等產品鋰電化的普及,與小動力市場相關的鋰電擴產與投資需求越來越大。”有業內人士表示,根據權威機構預測,2023年國內電動工具鋰電化率從2019年的23%上升至55%,產量將達到1.51億臺,由此催生鋰電池需求規模達到7.5GWh。在這樣的市場預期下,公司擴張欲望更為強烈。

  公司本次計劃募資9.515億元,主要用于年產15億只無汞環保堿性鋅錳電池智能工廠建設項目、高倍率鋰電池自動化生產線及PACK組裝項目、新能源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9億多的募資額只能解決其部分需求。“能夠募集到9億多資金,已經相當不錯了,即使與創業板公司首發相比也毫不遜色。創業板實施注冊制以來,新上市企業IPO募資中位數在6億元左右,平均數為10億元多一點。”云資本老總皮任遠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