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1月4日,四川在線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四川創新地質災害工程治理“誰受益誰投資”新模式,改變過去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單純靠國家或各級財政拔款的模式,創新采用保護對象涉及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投資劃定事權財權比例。目前已在樂山市金口河區和平溝泥石流工程開展試點。

  據了解,樂山市金口河區和平溝泥石流隱患威脅農戶49戶193人和財產1900萬元;威脅國電枕頭壩公司、金洋公司城關變電站、派普供排水有限公司、金口河區中陽天然氣有限公司、峨漢高速2-4項目部5家企業的職工335人,企業財產1.31億元。

  過去,威脅群眾的地質地質災害隱患點一般由省級財政投資,但有些項目威脅對象不只一個。“比如一條泥石流溝,上游威脅企業,下游威脅老百姓,按照相關規定,威脅企業的部門應該由企業出錢修,但為了項目的整體性和效果,一般就是財政資金全部買單了,資金沒有發揮最大效益。”

  為進一步落實企業和市政設施主管單位防災主體責任,精細化管理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和資金,最大限度發揮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績效,撬動多元化資金投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省廳按照保護對象涉及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投資比例進行劃分,省級財政、企業和市政設施主管單位分別按投資總額的70%、20%和10%分攤。

  據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探索建立“誰受益誰投資”的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新模式,將為下一步地質災害全域綜合整治工作資金投入渠道多元化摸索經驗,推動全省最大限度防范化解重大地質災害風險,筑牢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安全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