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那么好的太陽,為啥還要啟動黃色預警?”12月19日成都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然而冬日暖陽讓市民朋友產生疑問:這么好的天氣為什么還會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實在冬季,藍天暖陽背后也潛伏著空氣污染的“幫兇”——逆溫。
為什么冬日暖陽背后會有污染風險?一般情況下,在低層大氣中,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此時地面暖空氣上升、高空冷空氣下沉,形成的對流有利于污染物擴散。而冬日晴天的晚上,地面散熱快,天空中卻有云層遮蓋,從而形成上面溫度高、下面溫度低的“逆溫現象”,出現逆溫現象的大氣層被稱為“逆溫層”。
“逆溫層”的厚度一般為10~200米,它像一層厚厚的被子罩在成都上空,導致近地面大氣對流活動大大減弱,垂直擴散能力下降,大氣污染物“無路可走”,持續累積并且不斷發生反應,導致污染物濃度快速上升和空氣質量急劇轉差。
因此,秋冬季節晴好天氣后反而更易出現污染物的累積,提前減排則有利于減緩污染累積速度、降低污染程度、縮短污染時長,提前開展區域協同減排,效果會更突出。
根據《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的提示函》統一部署,成都于12月19日零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預警啟動后,各級各部門已全面行動,落實各項應急管控措施,生態環境部門和氣象部門也將加密重污染天氣會商和預測預報,同時希望各位市民朋友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綠色健康出行。
按照《成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在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之后,工作日機動車尾號限行時段將由原本的7:30-20:00延長至6:00-22:00。四環路(成都繞城高速公路,不含)環線內區域,工作日的6:00至 22:00時段:國Ⅲ(不含)以下排放標準的汽油車和國Ⅲ(不含)以下排放標準的柴油車禁止通行(特殊車輛除外),其他車輛(含臨時號牌車輛)按機動車號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數字實行汽車尾號限行。
未來一周,成都的空氣狀況如何?成都市環科院會商結果顯示:21日-22日,多云或陰間多云,以偏南風為主,濕度增大,氣象擴散條件逐漸轉差,有輕度至中度污染的風險;23日小雨轉多云,濕度降低,預計對污染累積過程有弱打斷作用,空氣質量為良至輕度污染;24日-26日濕度增加,再次轉為靜穩天氣,污染持續累積,存在輕度至中度污染的風險。(徐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