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遭遇特大洪水 共有大型滑坡15處

  仁沐新高速具有地質地形條件變化大,施工組織管理難度大,降雨量大,地方協調難度大,軟基處治多,高墩、特殊結構、大跨度橋梁多,大型滑坡多,交叉工程多的“四大四多”特點,特別是九井以南路段橋隧比75.29%,是目前全省在建橋隧比較高、施工難度較大的高速公路之一。

  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主要有“一橋一隧一支線”:“一橋”為主橋凈跨400米的犍為岷江特大橋,“一隧”為9.4公里的五指山特長隧道,“一支線”即為馬邊支線。

  馬邊支線段地質、地形條件復雜,屬于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區,支線共穿越30處順層,共有大型滑坡3520米(共15處),有2處互通因受地形限制設置在大型滑坡面上,滑坡處置難度大、造價高。

  此外,沿線有軟弱泥巖、構造破碎巖層以及崩坡積層。項目區域夏季暴雨頻繁,存在容易誘發滑坡災害的各種不良因素,建設過程中連續三年遭遇特大洪災。

  仁沐新高速沐川樞紐互通

  結束馬邊無高速歷史 融入樂山“1小時”經濟圈

  馬邊彝族自治縣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小涼山腹地,地處樂山、宜賓、涼山彝族自治州結合部。目前全縣無鐵路、水路,對外通道僅有國道348線(原省道103線),縣城到樂山城區耗時3小時以上。

  仁沐新高速馬邊支線的開通,將結束馬邊不通高速的歷史,使其融入樂山“1小時”經濟圈。同時,線路通達國家扶貧開發攻堅主戰場之一的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成為連接大小涼山的重要通道,對提升馬邊區位優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馬邊支線通車后,未來還將順接正在建設中的樂山至西昌高速公路。今年通車段將對提高馬邊、沐川和周邊其他地區間的綜合運輸能力,完善高速公路網絡,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把視野放寬,仁沐新高速全線通車后,對內將助力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的區域發展新格局,成為成都平原、攀西、川南三大經濟區資源共享的重要紐帶;對外將形成一條南向出川大通道,成為從成都出發經云南連接東盟最便捷高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我國對外開放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