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鐘曉璐 楊濤 吳冰清

  “大家耐心等待,不要打堆堆。”社區工作人員一直重復著這句話。12月11日晚上8點30分,封面新聞記者來到成都高新西區晨風社區中心村檢測點,不少居民在現場不斷詢問著關于核酸檢測的問題。現場,臨時帳篷搭建完畢,用隔離帶分隔出了10個采樣通道。

  檢測點點長葉林告訴記者,從這周三開始,他們先是開展了轄區企業員工的核酸檢測。“這幾天工作人員基本都是基本通宵狀態,沒回過家,困了就在車上、辦公室趴一會。”

  葉林說:“晨風社區中心村一共有32棟,流動人口一萬五千多人,常住居民一千四百多人,今晚所有人員都要檢測完畢。”據介紹,這個社區一共八個點位,這是社區最大的一個檢測點。

  為了判斷是否本轄區的人員,社區工作人員要求租戶攜帶租房合同采樣前登記。“不少人不理解我們,覺得太麻煩了。”葉林說。

  晚上10點,核酸檢測還未開始,居民在寒風中排起長隊。村民程先生說,家里共20多名租戶,除了自己要檢測以外,他還通知了20多名租戶到現場檢測。“我們這里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大,只能按照社區要求統一進行檢測,檢測了之后大家都放心嘛。”

  張先生是晨風社區中心村的租戶,他告訴記者,下午四點就聽說了要進行核酸檢測,于是八點多來這里排隊等候。“為了自己也為了周圍人的健康,做核酸檢測很有必要,我們這里的社區人員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工作好多天了,大家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