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技術:

  5G技術是未來工業互聯網的最佳選擇

  Q5

  四川在線記者:我們注意到,此次成都工業互聯網三年計劃中,首要強調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提到加快5G等基礎網絡建設。5G的技術對于工業互聯網會有什么促進作用?

  陳良銀:5G的大連接、廣覆蓋、超可靠等特性為工業互聯網的網絡連接提供了保障,是工業互聯網的主要連接方式。

  第一是對移動寬帶進行優化,對于一些工廠來講,其可能需要利用一些超清乃至藍光等視頻影像來進行分析工作,而這些VR或AR的流暢運行是需要極快的網速才能滿足的,5G網速能夠有效達成這一點。

  第二是5G技術時延低和可靠性高的應用,在我國的很多高科技技術當中,對時延的要求是非常低了,如果時延過高,很多技術都沒法有效達成。如車聯網和遠程醫療技術,低時延是進行遠程手術和自動化駕駛操作的關鍵所在。

  第三是大規模數據的連接,對于現代工業互聯網來說,很多情況下都需要進行大規模數據的連接操作,才能保證工業互聯網的正常運行,如智慧城市的應用,互聯網中人機物三者的全面連接等,要使這些連接準確高效,5G技術是未來工業互聯網的最佳選擇。

  Q6

  四川在線記者:關于網絡,三年計劃也強調,一是構建高質量工業互聯網外網,二是支持龍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合作利用5G改造內網。外網和內網,作用分別是什么,應用場景上會有哪些不同?

  陳良銀:外網是為了打通不同企業、整個產業鏈的壁壘,內網是為了實現生產的全流程自動化,二者的對象不同。5G被視為工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可以與3D工業相機、超高清視頻、傳感器、控制系統等技術相結合,幫助工業企業實現對設備的遠程操作、基于增強現實的人機協同、生產過程實時監測等,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改善員工工作條件。

  Q7

  四川在線記者:在基礎設施建設中,三年計劃還強調,立足“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成都)節點”,加快標識解析節點建設。標識解析節點建設,對于工業互聯網來說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會對成都工業互聯網應用產生什么影響?

  陳良銀:標識解析(成都)節點是工業互聯網網絡連接的神經樞紐,成都的標識解析建設為成都市工業互聯網發展中接入網絡的元素都賦予了一個身份,標識解析節點越成熟,說明能夠連接入網的設備、模型越廣泛且越完善。

  談難點

  培養滿足大缺口的專業仿真人才是突破點

  Q8

  四川在線記者:三年計劃中,還強調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特別是推出一批高價值、廣應用的工業App。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打造難點在哪里?該如何突破?

  陳良銀: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本質是實現工業能力與IT能力的集成、融合和創新,通過基于人類知識經驗構建的數字孿生體,實現制造資源互聯互通互操作,推動制造能力軟件化、模塊化和平臺化,從而支持全社會制造資源和能力網絡化動態配置,構建新的制造業生態。

  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打造難點在于缺少自主可控的工業仿真軟件,突破點在于培養滿足大缺口的專業仿真人才。

  Q9

  四川在線記者:三年計劃中提到,還將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工業互聯網目前的安全體系處于什么情況?有很多企業不愿意上云,最大的疑慮就是擔心信息安全問題,這種擔憂是否可以有效解決?

  陳良銀:工業互聯網的安全體系目前正處于探索階段,對于企業上云所擔心的問題,未來會有大量的解決方案,至少現在區塊鏈用作數據安全記錄是比較有前途的一個技術,另外,基于量子的安全協議設計也將是一個比較可觀的方向。

  談未來

  發展工業互聯網,還需要這些力量

  Q10

  四川在線記者:三年計劃中也提到,在未來三年創新生態基本形成。請您給我描述一下,您心中的工業互聯網生態?

  陳良銀:工業互聯網生態是包含從產品需求、設計、生產、售后等全生命周期在內的數字化、智能化生產過程,將會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形態。工業互聯網新生態是以工業互聯網為驅動,面向新型工業制造體系和生產服務體系的構建,匯聚工業企業、信息通信企業、安全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各領域主體,形成的跨界融新、跨界合作、開放包容、協同創新的生態體系。

  Q11

  四川在線記者:在您看來,發展工業互聯網除了政策支持外,還需要什么哪些力量?

  陳良銀:數據和人才。

  一是數據要素,推進數據要素的體制機制完善是我們的一個研究方向;另一個就是人才培育。阻礙智能制造,包括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人才培養。

  制造業和信息化這兩類人才真正通融,既符合制造業,又符合信息化需求的人才,總體還處于相對比較缺乏的狀態。目前,從國家教育層面,已經推出了新工科教育計劃,專門打造這種又懂制造,又懂信息的人才。現在很多企業面臨著人才缺乏的情況,而我們作為研究機構、培訓機構,應該往這個方面來去努力推進。

  一方面,我們關注體制機制改革層面的問題。關于數據要素和人才要素等體制機制改革話題,會進行深入研究,搭建有利于工業互聯網生態發展的體制機制;另一方面,在人才培訓等等方面,也會去推進復合化發展方向的人才培訓。

 ?。▌常簦悘┤缫矊ξ谋镜臅鴮懹胸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