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產品的設計,不輸大城市的水準。這些都是她找人做的,挺棒的,有年輕人的朝氣。這個618,我不發別的推廣了。我就負責給背包書記做推廣。她非常感謝,說高原就是閉塞,東西是真正好。但是知道的人不多。風景也是真的好。但是最近她太忙了,高原脫貧的工作千頭萬緒,沒有人手,郵寄也比較貴。我說這些問題都能解決。不行,我可以做你的助手。”在這條博文的最后,桑格格還寫道,“向這個年輕人致敬。”

  半年過去了,丁真突然爆紅。桑格格的這條微博也被網友重新翻出,議論紛紛。人們大多是為這位年輕的干部點贊。還有人評論說,“很多事情看似偶然,但伏筆早已默默埋下。在丁真之前,理塘縣扶貧干部們就已經完全熟悉互聯網運作,書記甚至能跑來和微博大V發私信溝通。桑格格說出了這個故事。丁真爆火可能是偶然,但爆火后當地能做到快速跟進,并很快拿出適合丁真的一系列推廣組合拳,顯然不是偶然。所以,丁真爆火的背后,是當地無數干部前期的努力和鋪墊,他們也擁有更先進更現代化的一套思路。丁真的這波走紅,在無意間,把背后的一系列工作都帶動出來了。這,可能才是丁真這波熱度中最有意義的事情,通過這個流量窗口,很多人能更直觀的認識到網紅背后的一整套扶貧系統工程,以及無數為這片土地努力付出的人。”

來自桑格格微博來自桑格格微博

  桑格格:向年輕人致敬,尊重她的低調

  12月6日下午,封面新聞記者電話聯系到桑格格,她說,6月份發這條微博的時候,還是比較安靜,“網上有人說,我幫助她宣傳推廣產品什么的,其實很慚愧,我不算什么大v,平時一條微博也就幾十條留言,我的微博推廣力量還是很有限的。而且,這位書記很能干,產品也真的好,沒有我的宣傳,她一樣能有辦法把產品銷售出去。而且,我想客觀說明的是,這位書記并不像一些自媒體文章寫的,她給我發私信一上來就是為了讓我幫忙推廣產品。并不是這樣。她是我的讀者,我們主要是做一些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交流。關系非常單純。我們熟悉了以后,她順帶和我談及了她的工作。那個時候我個人單方面想幫助她們推廣,為扶貧盡點心意,任敏都沒有接受。但是我沒有想到,半年后,這條微博突然被很多人翻出來,任敏書記就被信息轟炸了,很多人聯絡她,想給予幫助。但網絡傳播的能量瞬間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關注太多,導致她有點些焦慮。為了保護她不受更多打擾,我就把我微博上關于她的信息做了隱藏處理。我也希望,能給她恢復到一個默默前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