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11月17日,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城的市民經歷了一場罕見的異常天氣現象——“焚風”。截至17日16時,古藺最高氣溫上升至35.8℃,即使把厚衣服換成短袖,當地群眾仍喊“太熱”。
據瀘州市氣象臺副臺長林璐介紹,古藺城區之所以在11月達到35.8攝氏度的高溫天氣,主要是當地受干熱風加上地形的影響,產生了“焚風”氣象。
據了解,焚風是由于空氣作絕熱下沉運動時,因溫度升高濕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種干熱風。 焚風常出現在山脈背風坡,由山地引發的一種局部范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過山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干熱的一種地方性風。在高壓區,空氣下沉也可產生焚風。
林璐告訴記者,焚風屬于有害天氣現象。“因為濕度低、溫度高,可能會使植物干枯,易發森林火災之類的事故。高山可能會有融雪,風特別大的話也可能出現局地風災。”
記者從古藺縣宣傳部門了解到,焚風帶來的高溫確實讓人體感酷熱,但截至11月18日晚,尚未收到相關災情報告。
據了解,古藺此次高溫刷新1981年以來11月中旬當地最高氣溫紀錄。而據四川省氣象臺的消息,11月17日16時,達州和廣安也達到了27℃、28℃。
根據瀘州市氣象臺預報,17日晚零星小雨,18日白天陰轉多云,大部地方15℃到21℃,古藺14℃到24℃,山區10℃到17℃。最近5天,瀘州11月18日晚到19日多云間晴;20日多云轉小雨;21到22日陰有小雨。本周后期,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最高氣溫將跌至1字頭,建議公眾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
新聞鏈接
“焚風”是啥風?
據瀘州市氣象臺相關負責人解釋,焚風是由于空氣作絕熱下沉運動時,因溫度升高濕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種干熱風,是山區特有的天氣現象。“焚風,是由于氣流越過高山后下沉造成的。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時,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當空氣從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時,溫度會升高20℃以上,使涼爽的氣溫頓時高起來。”
焚風在世界很多山區都能見到,但以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原蘇聯的高加索最為有名。強烈的焚風吹起來,能使樹木的葉片焦枯,土地龜裂,造成嚴重旱災。
焚風有時也能給人們帶來益處。程度較輕的焚風,能增高當地熱量,可以提早玉米和果樹的成熟期,所以原蘇聯高加索和塔什干綠洲的居民,干脆把它叫做“玉蜀黍風”。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積雪深厚,春天焚風一吹,積雪會在短時間內全部融化,大地長滿茂盛的青草,為家畜提供了草場,因而當地人稱它為“吃雪者”。
在我國,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二郎山等高大山脈的背風坡,都有極為強烈的焚風效應。地處太行山東麓的石家莊年平均焚風時間為19天,最多的年份可達49天。
問題來了,這股“任性”的風要吹多久?瀘州市氣象臺作出解答:降溫降雨正在來的路上。“未來兩天,依舊以多云天氣為主,但隨著新一股冷空氣到來,21號雨水將重返天氣舞臺,22號的最高氣溫將下降至12℃。”
(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