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登記 數據直達國家平臺

  戴上口罩,穿上“藍馬甲”,上午9點,吳博和普查指導員吳美琳開始挨家挨戶敲門。

  吳博兩人負責的,是南橋新居A區(qū)一棟兩個單元的入戶登記工作。在前期摸底中,80戶共230人的情況已全部摸清。

  “我們帶了鞋套,馬上換起。”敲開一單元204室的門后,吳博拿出了自帶的鞋套。

  “不用不用,快進來。”之前摸底就來過一次,加上吳博本身就是社區(qū)工作人員,204的住戶陳靜對她并不陌生。

  拿出戶口本、身份證,“你家?guī)卓谌耍怯浵律矸葑C號碼;文化程度是什么樣?房子面積多大?有幾個房間?家里才添了個小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一邊聽著陳靜的回答,吳博一邊在手機小程序上錄入信息,輸入身份證號后,沒忘了仔細核對一遍。這也是我國首次全面采用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

  整個登記過程,大概只花了五分鐘。“您的所有信息已經錄入完畢,請您簽字確認。”吳博將手機遞給陳靜,在陳靜簽字確認后,吳博很快點擊了“提交”信息。

  “這是出于保護個人隱私的需要。”省人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普查按照國家網絡安全三級等保的標準進行安全管理。一方面,普查員采集數據的手機數據是不能導出的,另一方面,數據傳輸全程加密,由普查員的手機“直達”國家統(tǒng)計局人口普查數據處理平臺,數據提交后,普查員的手機上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記者在吳博的手機上看到,點擊“提交”之后,頁面上的住戶信息只剩下陳靜的姓名,而詳細信息的頁面已經無法點擊打開。

  “今天我們的入戶登記工作就完成了,謝謝您的配合。如果數據有誤,我們會再次上門進行核對。11月16日之后,我們還會選取10%的住戶進行長表的調查。”收起手機,吳博匆匆與陳靜道別,趕往下一家住戶。

 人口普查員正在進行入戶登記 人口普查員正在進行入戶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