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寇敏芳

當前,全省各地對住宅建設用地需求調查正在進行。保障“一戶一宅”,實現“戶有所居”,新增的需求量會不會井噴?如何最大程度減少耕地占用?近日,記者來到邛崍市桑園鎮一探究竟。
農民期待進城
新增建房需求不旺
在桑園鎮山水景苑安置點,記者碰上了回家吃午飯的何娟。她在鎮上的電信營業廳上班,家里5口人住在村里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記者問她,“如果政策允許,是否考慮跟父母分戶,再申請一塊宅基地?”她脫口而出“沒有”。
“以后如果分開住,我們就想往城里走了。”何娟說,搬到安置小區之前,她和父母所住的老房子比較偏遠,如今住房條件改善了,離城市也更近。家里的承包地流轉了,父母去獼猴桃園里打工,她去鎮上上班,女兒也在城里讀小學。
何娟的生活選擇,是新型城鎮化的一個投影——農民進城,最終完成從村民向市民的轉變。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認為,農民總的流動趨勢是向城市聚集,合理建房需求不會出現井噴,在可控范圍內,指標計劃、規劃空間都能夠滿足。
通過摸排,桑園鎮明年新增的合理建房需求僅有20余戶,需要使用指標4-5畝,用量不到當地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