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郭靜雯
10月8日,中秋節、國慶節兩節疊加的8天長假正式收官。記者從省文旅廳獲悉,全省726家A級旅游景區恢復開放649家,開放率為89.39%,共接待游客2331.13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13億元。
假期前5日與今年“五一”節(5天)同口徑相比,全省重點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人數增長136.87%、門票收入增長166.56%。假期前7日與去年國慶假期(7天)同口徑相比,全省重點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人數和門票收入基本持平。
四川成為全國熱門旅游目的地
景區預約人數全國排名靠前。驢媽媽旅游網等全國重點媒體和平臺顯示,四川成為全國旅游熱點省市,成都位居全國熱門客源地首位、是國慶周邊游熱門目的地。雙節期間,我省景區預約人數位列全國第五,其中,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全國景區預約人數排名前三。
文旅“夜宴”點亮夜經濟。人民網盛贊我省“旅游演藝”:劍門關景區是全國首個實景崖壁燈光演藝秀《劍門長歌》,游客游玩后紛紛感嘆“被震撼到了”;峨眉山市《只有峨眉山》,成為游客休閑度假的新打卡地、樂山乃至四川“夜經濟”的新名片。
酒店帶動旅游生態鏈復蘇。攜程大數據統計,四川以酒店為載體,帶動目的地景區、餐飲、租車等共同回暖的旅游復蘇生態鏈正在形成,國慶期間成都酒店成交量排名全國第二。
市場復蘇強勁 成都、南充、阿壩景區接待數居前三
假日文旅市場呈現出復蘇勢頭強勁特征。各地豐富假日產品供給,打造各類文旅品牌活動,省內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陸續推出一批重磅展覽和文化活動,各地因地制宜舉辦紅色旅游、賞秋、賞月、夜游等系列活動,推出觀光產品、休閑度假產品和各類新業態文旅消費產品,都市休閑、鄉村旅游、自駕游、文博旅游等文旅消費活動高漲,文化過節、休閑過節特征明顯。21個市州景區接待人數前三分別是成都、南充、阿壩,景區門票收入前三分別是成都、阿壩、樂山。
全省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惠民文化活動、藝術演出、音樂會表演、民俗文化活動和旅游節慶活動,極大豐富了游客的假日文化旅游消費生活。如:成都舉辦國慶中秋喜樂游暨首屆洛水風華漢服節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參與體驗觀賞;南充舉行“印象嘉陵江百姓大舞臺”惠民演出,眉山推出“來三蘇祠做一天宋朝人”沉浸式體驗項目,自貢舉辦首屆“魅力鹽都安逸燈城”十一黃金周文化旅游活動,綿陽九皇山舉辦第四屆沙朗狂歡節暨首屆漢羌風情節等活動,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文旅消費需求。
鄉村游文化游成為時尚。由于疫情防控要求,3至5天的城市近郊游、自然生態游、短線自駕游成為假期旅游選擇熱點,鄉村休閑游、文化游、古鎮游等文旅產品成為新潮流。總體上呈現出“城市休閑復蘇、周邊旅游活躍”的市場特征。選擇自駕游的游客所占比例為76.64%,觀光游覽和休閑度假類型的游客占比分別為88.76%和70.39%,人們出行目的更具個性化,更加追求品質、關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