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賀劭清 張浪
“沒通路時家里修房子,28元錢一袋的水泥,運費就達到50元。現在交通便利了,自己家新買的電視、洗衣機再也不需要人背馬拉,兩個孩子都買了摩托車。”坐在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蘆稿鎮大灣子村村口的涼亭內,65歲的阿苦阿火看著村外的通村公路感慨。
這條位于金沙江江畔的通村公路全長約13里,垂直高差約800米,連續形成了28個回頭彎。“之”字形的道路,嵌在枯黃色的懸崖上,如同一條“白絲帶”繞山而上,因此這條路也被當地人稱為“最美天路”。

這條蘆稿鎮油房村和大灣子村村民出行的必經之路,見證了江上木船、溜索、吊橋、通陽大橋等交通變遷,也解決了蘆稿鎮油房村、大灣子村600余戶、近3000村民的出行難問題。
43歲的大灣子村村民耿代元正在家門口擦洗自己的面包車。他回憶,在沒有這條通村公路前,去縣城趕集需要走好幾個小時,自己的妻子一年才趕一次集。現在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村民將自己家的農副產品運到縣城售賣,不久前他才一次性賣了200斤桃子。
蘆稿鎮黨委副書記張露介紹,這條通村公路是中央車購稅下達的通村硬化路項目,總投資826萬元,于2016年完工。自從這條公路修好后,村民們把自種的青花椒源源不斷地運輸到蘆稿集鎮,又從蘆稿集鎮運輸到全國各地,經濟收入逐年增加。

“天路”28道拐只是涼山交通巨變的縮影。在金陽縣出口處,刷新了世界最高剛構墩橋梁的高度紀錄的金陽河特大橋正在緊張地修建。幾個高高的橋墩從深山峽谷中拔地而起,在奔流的金沙江映襯下,雄偉又壯美。
金陽河特大橋預計于2021年底建成,建成后將大大方便兩岸聯系,進一步改善當地區域交通條件。這座大橋橫跨高山峽谷,峽谷間最大風速達9級,且位于7級活躍地震帶上。為解決建設難題,施工方創造性地開發了高墩大跨窄橋高性能抗震連續剛構結構體系,確保了橋梁體系的縱向剛度和橫向剛度均能夠滿足地震位移控制設計需要。
站在金沙江邊,金陽縣馬依足鄉村民爾古小紅用手機拍下正在修建中的金陽河特大橋。“我小時候從村口的小路走到縣城要三四個小時,而現在只需要40分鐘。”爾古小紅回憶,隨著馬依足鄉花椒產業發展,大部分村民都買了摩托車,現在大家就盼金陽河特大橋的建成,“這樣賣花椒會更方便”。
據了解,2013年以來,涼山州先后實施三輪“交通大會戰”,全州公路總里程突破2.7萬公里,實現了全州所有鄉鎮通油路、建制村通硬化路“兩個100%”目標,為貧困群眾架起了脫貧路、小康路。沿金沙江高速、樂山至西昌高速、德昌至會理高速、西昌至昭通高速正在全面加快建設,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西昌至寧南高速、昭覺經布拖至普格高速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這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將結束涼山州貧困縣無高速公路的歷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