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荷滾玉閃晶光,一夜西風一夜涼。”《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9月7日12時08分將迎來代表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氣“白露”。專家提醒說,此時節,氣溫逐漸下降,天氣轉涼,草木凝露,空氣濕度降低,“秋燥”出現,公眾要避免燥邪傷害。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天高云淡,氣爽風涼,孟秋結束,仲秋開始,進入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

  “白露”時節,白天熱,早晚涼,氣候干燥,人體缺水,表現為晨起咽干舌燥或干咳無痰,皮膚褶皺,這些均屬因燥邪侵襲人體而引發的“秋燥”。羅澍偉建議此時節的飲食宜以清淡為主,多吃些汁液豐富、性質甘涼、清熱生津、滋陰潤肺的果蔬及食品,如梨、蘋果、甘蔗、蘿卜、木耳、百合、蜂蜜等,少食或不食煎炸、辛辣的食物。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