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鐘帆 攝影報道

  四川日報·四川在線報道《巴中數百村莊遭野豬等動物侵襲 村民:政府為啥不依法獵捕?》事件后,8月28日,記者獲悉,巴中市林業局迅速召集各區(縣)林業部門針對野豬泛濫情況作出專項部署,準備調查老百姓莊稼致損情況,并將于9月20日前完成野豬數量抽樣估算。屆時,由巴中市林業局牽頭,視山林承載量,向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匯報并申請依法獵捕,調控野豬數量。

  巴中市林業局局長姜玉華表示,當前各區(縣)林業部門和巴中境內3個國有林場正在統計老百姓莊稼受損情況,并安排專人在野豬時常出沒的地點進行抽樣核查,以此估算某一區域野豬的大致數量,“要求他們在9月20日之前把統計估算的情況報上來,我們統一向省上匯報,申請可否依法獵捕一部分。”但姜玉華提到,由于森林公安已劃歸到地方公安機關直接領導管理,目前巴中的林業部門確實也沒有專業人員和工具,能夠開展獵捕行動,“到時候,應該需要請一些專業人員,再申請一些獵捕工具。”同時,巴中市林業局也加強了防護措施,要求護林人員巡護山林時,警惕防范,保障自身安全。

  28日上午,曾口鎮硐坪村村民楊如典告訴記者,鎮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已經二次去到村上統計莊稼受損情況。

  據曾口鎮副鎮長李毅介紹,統計數據顯示,硐坪村共計9戶村民家的玉米、紅苕被野豬損毀,“鎮上將參照農業保險,1畝玉米、紅苕均補償村民400元,資金從民政救災經費中支出。”李毅表示,全鎮正在統一核查各村野生動物致損情況,并組織人員砍掉瘋長的殘枝林,“將耕地露出來,或者給村里買個高音喇叭,晚上掛在地里放起,以此驅趕野豬。”同時,曾口鎮還將加大宣傳力度,在各村組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普法教育活動,提升老百姓對保護野生動物的認識度和法律意識。

  針對治標不治本的臨時補償方式,曾口鎮政府部門相關人員和硐坪村多位村民表示,野豬年年為禍鄉里,還是希望能盡快出臺四川省野生動物致損相關補償辦法,讓地方處置類似事件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