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企業曾多次違規受罰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涉事企業曾因多次違規受到處罰。
廣漢市公眾信息網公布,2018年該企業向檢查組提供了虛假入庫手續;2019年1月21日,該企業違規操作發生一起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被處16000元罰款。
今年3月23日,該企業在煙花生產區一稱量工房內違規存放原料藥劑,氧化劑房定量為50千克、違規超量存放425千克,還原劑房定量為50千克、違規超量存放335千克,違規混存氧化銅25千克,被處20000元行政處罰。
為何這樣一家屢屢被處罰的企業仍能“安然”堅持到終于釀成大事故?有關方面是否存在以罰代管的問題?這些,人們期待事故調查能盡快給出答案。
業內專家表示,花炮市場每年有數百億元規模,而同時花炮企業點多面廣、良莠不齊,國家及各地雖多次整治,卻往往出現反彈,常常是此地整治好了彼地又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因疫情而停工期間,散布鄉間的很多鞭炮企業值守人員少,安全隱患不容小視。
鐘自奇說,當下需舉一反三,拉網抽查,不留死角。未來長遠之計,要改變花炮制造行業“散亂差”的粗放形態,走向集團化信息化的管理、標準化專業化的生產、集約化連鎖經營的模式,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提升全行業的生產經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