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熊筱偉
防疫科研攻關,四川科學家取得了哪些新進展?面對疫情影響,我省推動雙創工作會有哪些新政策?……圍繞網友關心的話題,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田云輝5月13日作客省政府網站,就“培育創新主體 推動雙創再上新臺階”主題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針對疫情,四川正開展16種創新藥物和4種仿制藥物研發
人類與病毒斗爭的歷史一再證明,有效抵抗病毒、且無懼它卷土重來的“終局性”解決方案來源于科技進步。
科技抗疫,四川做了哪些事?田云輝介紹,我省突出專業性,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四川大學魏于全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為民院長牽頭,共31名專家組成的科技攻關專家咨詢委員會,為全省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提供決策咨詢意見;同時盡快啟動相關工作,1月31日即啟動第一批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科研攻關應急項目17項,第二批追加醫療裝備、中西醫結合等12個科研攻關項目。
此外省科技廳還先后出臺了7項政策措施,并會同相關部門建立“綠色通道”,支持科研攻關等等。
多項工作齊頭并進,效果如何?田云輝分領域詳細介紹了四川“成績單”——
在精準檢測方面,四川研發的3種檢測試劑盒通過國家應急審批,4種檢測試劑盒獲歐盟CE認證,1種檢測試劑盒獲新加坡HAS認證。相關產品已銷往意大利、西班牙、波蘭、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
臨床救治方面,制定了4個新冠肺炎呼吸治療專家共識,14項全病程管控關鍵技術方案。建立“新冠肺炎遠程會診系統”,通過遠程診療、5G診療,統籌網上、網下醫療資源、專家資源,實現華西醫院、省醫院等優勢資源與全省94家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及湖北多家醫院聯網,開展遠程救治會診430例次,在線防護培訓28萬余人次。華西醫院與西門子、四川電信合作,為甘孜州患者開展全國首次遠程CT掃描;
在疫苗研制方面,我省正在開展6種新冠疫苗研發,總體上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四川大學研發的疫苗完成動物實驗,已納入國家科技計劃重點項目支持;
在藥物研發方面,正在開展16種創新藥物和4種仿制藥物研發;
在中醫藥防治方面,總結形成了新冠肺炎病程初期-中期-危重期-恢復期的中醫藥介入思路和治療策略。新冠1號、2號、3號等中藥制劑經過臨床試用治療效果良好;
在流行病學方面,利用大數據構建新冠肺炎時空傳播網絡疫情樹林模型、疫情嚴重程度早期預測模型,形成疫情分析報告46份,構建傳播譜系圖譜68個,“應該說為疫情防控部署提供了科學參考。”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技術研發成果,可獲最多40%研發支出獎勵
面對疫情影響,四川在推進雙創工作方面出臺了哪些政策?田云輝請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何修邦回答了這個問題。
何修邦介紹,省科技廳已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服務支持科技型企業和科研機構疫情防控期間平穩健康發展的八條措施》等政策,研究制定的《關于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上新臺階的若干措施》正在按程序送審,即將印發出臺。
根據上述政策,四川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將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支持力度,按照最高不超過研發支出40%(最高200萬元)的標準,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技術研發成果予以獎勵。
此外,對在疫情防控中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將優先支持其申報科技人才計劃項目;鼓勵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創業載體對在孵企業適當減免相關租金。對舉措得力、確有成效的,在2021年度科技服務業專項資金加大財政支持載體創新力度;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等工作便利化,實行網上受理、郵件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