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2日電 (楊勇 呂婕)記者22日從2020年一季度綿陽市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獲悉,一季度,綿陽經濟受疫情沖擊明顯下滑,但3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經濟呈現積極變化。

根據市(州)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一季度綿陽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19.70億元,同比下降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0.24億元,同比增長為零;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30.57億元,同比下降1.6%;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28.89億元,同比下降1.6%。
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明顯。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6%。其中,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6%,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1%,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0.3%,金融業增加值下降1.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下降4.9%,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下降10.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下降38.2%。
市場消費降幅減緩。一季度,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1.50億元,同比下降14.9%,比1-2月收窄3個百分點。其中,3月同比下降8.8%。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3.02億元,下降22.4%;商品零售88.36億元,下降6.4%。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73.58億元,下降16.3%。從熱點商品看,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增長11.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下降14.0%;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下降16.7%;汽車類零售額下降24.7%。
一季度,綿陽農業生產總體穩定。據初步統計,小春農作物播種面積同比增長1.3%,其中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增長1.9%;生豬出欄75.95萬頭,同比下降11.4%;牛出欄2.97萬頭,增長16.2%;羊出欄19.05萬頭,增長3.4%;家禽出欄1600.19萬只,同比增長0.2%。
工業方面,綿陽工業生產逐步恢復。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比1-2月收窄6.9個百分點。其中,3月同比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5.5%。在綿陽35個行業大類中,實現增長的有19個;占比較大的行業平穩回升,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6.9%,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3.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0.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10.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0.8%。
綿陽市統計局局長賈智艷表示,總的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綿陽市經濟發展造成了較大的沖擊,隨著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和各種政策效應的不斷顯現,全市經濟正穩步恢復。下一步,綿陽將聚焦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狠抓項目投資落地實施,提振消費市場信心,搶進度、趕時間、補損失,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全面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