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2020年3月22日,成都邛崍的楊某通過手機認識一名男子,通過聊天互生好感,后在該男子的極力推薦下,楊某下載了一專業APP進行外匯交易,先后分4次共計轉款30萬元后,發現不能提現后報警,發現被騙。

  同樣的手法,3月19日,邛崍人張某在家里通過相親網站認識自稱“劉陽”的網友,該網友以幫其在銀行炒黃金為由要求向他指定賬戶轉款共計20萬元。近期,成都邛崍以婚戀交友為由的電信網絡詐騙高發,受害對象女性居多,且被騙金額較大,邛崍市公安局緊急提醒大家,網戀有風險,交友需謹慎。

  犯罪分子是怎樣一步一步實施他們的詐騙計劃?警官詳細解析來了!

  第一步:騙子在交友婚介網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中,以各種“高富帥”“白富美”的身份主動聯系社交平臺中的異性。取得聯系后,以甜言蜜語攻勢迷惑事主,取得事主信任后建立所謂的“網戀關系”,甚至以“結婚”為幌子。

  第二步:騙子往往以“細水長流”的方式行騙,先試探事主的經濟實力,然后提出不同理由、借口,屢次索取不等金額的各種費用,騙取錢財。

  第三步:一旦被事主發現戳穿,便立即將事主拉黑,消失無蹤。分析受害人多為單身或者離異人群,女性居多;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易感動,自我保護意識差;存在貪利心理。

  警方提醒:市民在網上交友時一定要慎之又慎、時刻保持警惕,勿輕信“附近的人”,務必選擇正規婚戀網站,對網站上的信息認真審查,注意對方是否已經通過實名認證,千萬不要相信“有緣千里來相會”。

  對于從未見過面,只在網上聯系的“戀人”不要輕信,你不知道和你“熱戀”的到底是美少女還是摳腳大漢,千萬不要相信“網上會掉美女帥哥”。

  要提防那種身世曲折、生活艱難又顏值較高的異性,這類雖然誘惑極大、令人同情,但往往是不法分子為后續騙財埋下的伏筆。

  當對方頻繁遇到戲劇化的意外,對你有金錢上的求助,或者指引你到某平臺“賺大錢”的時候,要提防騙子已經下餌了,這時可拖延或者拒絕。

  一旦發現是騙局,要保留相關證據(雙方聯系記錄、婚戀網站賬號、手機號碼、微信賬號、匯款轉賬號碼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