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四川出臺30條意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梁現瑞)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公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經濟工作 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8個方面,提出30條具體意見,明確進一步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

  8個方面包括推動重點產業穩定增長、擴大有效投資和提振消費、幫助企業提速增效、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大民生托底保障力度、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

  在推動重點產業穩定增長,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方面,要求促進服務業企穩回升。上線運行“智游天府”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平臺;要編制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推進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發展工業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和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創建區塊鏈產業創新中心;

  要針對針對疫情催生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發展在線辦公、數字娛樂、數字餐飲、智慧廣電等新業態,培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模式;要強化科技成果轉化促增長。擴大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范圍,出臺擴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權的政策措施。

  在擴大有效投資和提振消費,充分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方面,要狠抓重點項目建設。抓好700個省重點項目特別是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基本建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推動成南達萬高鐵、成渝中線高鐵、西渝高鐵、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鎮巴高速公路王坪至通江段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盡早開工;要擴大重點和新興領域投資。研究制定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加快建設交通強省的實施意見。力爭全年完成機場投資200億元、鐵路投資300億元、公路水路投資1400億元。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布局實施5G網絡、大數據中心、城市軌道交通、人工智能、特高壓等項目。

  在全力幫助企業提速增效,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方面,要開展“中小企業服務提升年”活動,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主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解難題,要落實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政策措施,視情適當延長部分政策措施執行期限、擴大部分政策適用范圍。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機構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提供專項信貸額度,加大貸款展期、續貸力度,給予企業一定期限的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提供“信易貸”專項融資服務,提高中小微企業授信額度,降低信用貸款利率。

  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加快財政支出撥付進度和各類專項資金分配下達,力爭上半年財政支出進度達到50%以上、省級工業發展資金執行進度不低于80%、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下達80%以上。各級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的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

  在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面,要掛牌督戰涼山州脫貧攻堅,確保全省剩下的7個貧困縣摘帽、300個貧困村退出、20萬貧困人口脫貧。6月底前,對“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發現問題逐項整改清零,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

  在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加大民生托底保障力度方面,要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執行好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減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和企業降比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放寬中小微企業申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條件。

  在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部署,聚焦“兩中心兩地”基本定位和7項重大任務,加快形成“1+4+7”總體部署;要落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議定事項;要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協同建設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摩托車等產業集群。

  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激發經濟發展動力活力方面,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年降低實體經濟成本600億元以上;要總結疫情期間政務服務工作經驗,推進“不見面”“不接觸”式審批,推行幫辦代辦等利企便民舉措,力爭實現100%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申請、700件高頻事項“掌上可辦”;要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全面推廣運用四川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2.0版),90%以上主要辦稅事項實現“全程網辦”。持續推進中國—歐洲中心、中國(四川)—東盟自由貿易合作中心、“一帶一路”國家館群等平臺建設。建設成都“一帶一路”國際多式聯運綜合試驗區和“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在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方面,要將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地、各有關部門。落實“清單制+責任制”,省直有關部門要在本意見印發后10個工作日內,制定具體工作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