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同濟堂(600090.SH)的第二次股東會議落下帷幕。
決議公告顯示,同濟堂擬收購四川貝爾康的部分股權議案沒有通過。并且,該項議案共獲得了1.17億反對票,占88.12%。
此前,紅星資本局曾在23日股東會議前聚焦過該收購預案,該收購預案涉及到了同濟堂實控人的直系親屬,暗藏玄機。

直系親屬成二道販子?
轉手凈賺近6000萬元
同濟堂的控股股東為湖北同濟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濟堂控股”),最終控制人為張美華、李青夫婦。其中,張美華為同濟堂董事長,李青為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據同濟堂介紹,張美華于2000年創建老同濟堂藥房,李青在2003年加盟。工商資料披露,張美華持有同濟堂控股的75.67%股份,李青持股16.66%。
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同濟堂控股共持有股份4.7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3.14%,目前已經全部質押出去。
隨著同濟堂擬收購四川貝爾康一事發展,李青的直系家屬李靜浮出水面。
李靜名下的公司為武漢清華卓健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華卓健”),該公司在2018年4月以2.124億元收購了四川貝爾康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貝爾康”)60%的股權。
20個月過后,2019年12月,同濟堂發布公告稱,擬以2.7億元的價格收購四川貝爾康。僅過去20個月的時間,這部分股權的收購價增長了5760萬元。增值率為717.39%。
這也意味著清華卓健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通過一買一賣就將近6000萬元收入囊中。由于李青和李靜的直系親屬關系,這筆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完成收購的當月(2018年4月),四川貝爾康的注冊資本由2000萬元增加至1.01億元,實繳資本為2000萬元。
遭上交所問詢:
為什么不直接向原股東進行收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6月19日,即清華卓健完成收購的2個月后,同濟堂就曾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四川貝爾康100%股權。
在這次再度拋出收購計劃后,各方質疑紛紛:為什么同濟堂當初不直接向原股東進行購買,非要通過直系親屬轉手?擬收購股權為什么從100%下降到了60%?
上交所曾就上述問題發問詢函,同濟堂是否和清華卓健存在約定或其他潛在安排?對此,同濟堂曾解釋稱:不存在潛在約定,是各自行為。
而至于收購股權比例下降,則是因為四川貝爾康當時在冊股東(非清華卓健)原有退出股東會的意向,但最后沒有形成一致決定。
那么,對于2.7億元60%股權的收購價,四川貝爾康真的值得嗎?
四川貝爾康的業務類型主要為醫療機構藥品批發、商業分銷和零售配送,總部位于成都,目前銷售區域主要為四川省內。
即便清華卓健做出補償承諾:四川貝爾康2019年度、2020年度的凈利潤低于3910萬元、4497萬元,則補償差額9倍的60%(即差額的5.4倍)。而在此前,2016年至2018年的凈利潤分別是839.73萬元、2239.38萬元、3762.22萬元。
此外,從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四川貝爾康存在應收賬款高、資產負債率達到93.5%等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四川貝爾康60%股權的擬收購案,不僅僅是上交所,就連股吧的股民們也議論紛紛。在這一次的股東大會中,該項議案共獲得了1.17億反對票,占88.12%。
四川貝爾康會砸在李靜的手中嗎?
同濟堂會第三次發起擬收購預案嗎?
紅星新聞記者 袁野 楊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