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6457家建筑企業15974家復工

  2個缺口

  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全年水泥需求量約3500萬噸,本地企業僅能滿足37%的需求;

  全年鋼材需求量約900萬噸,本地企業僅能滿足33%的需求。

  11個服務組

  促進全市建筑業全面復工復產、穩產滿產,分片包干對口服務區(市)縣。

  1個對接平臺

  “成都市建材與勞務信息供需對接平臺”,協調周邊地區保障砂石、水泥等建材供應。

  ◎當前,成都正在集中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聚焦企業和行業共性問題和痛點、難點,成立專班扎根基層,幫助企業紓危解困。

  ◎日前,成都市住建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張樵;成都市建筑業協會秘書長馬平;華潤集團駐四川區域工委書記、首席代表、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吳秉琪做客《新天府會客廳》,解讀成都“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中,建筑專班進駐企業的重點工作,同時也“解碼”了成都建筑業復工復產的新機遇與新動能。

  建筑材料不足 [咋補缺]

  迅速上線供需對接平臺

  一周前,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項目建設傳來捷報: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游泳跳水館屋面鋼結構封頂,多功能體育館金屬屋面封閉斷水。項目不僅沒有因為疫情耽誤進度,反而較原定計劃提前完成了建設目標。

  “東安湖體育公園項目是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場館。受春節和疫情的雙重影響,項目在施工原材料供應、勞務建設者人數等方面都曾出現短缺。”吳秉琪說,如何既確保項目疫情防控工作不出問題,又確保項目順利施工、完成預計節點,“這對我們是很大的考驗”。

  這也是成都建筑業普遍面臨的考驗。為促進建筑業復工復產、穩產滿產,成都市住建局成立了11個工作服務組,分片包干對口服務區(市)縣。

  “23個處級服務專員蹲點重點企業項目,5個行業協會服務中心企業專班、2個綜合保障、問題集中研判專班,將問題解決在第一時間。”張樵告訴記者,截至3月17日,全市建筑業專班共收集發現問題1300余個,90%問題已解決。

  這些問題中,很大一部分就來自于建筑材料的供應。據張樵介紹,成都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全年水泥需求量約3500萬噸,本地企業年產量約1300萬噸,僅能滿足37%的需求;全年鋼材需求量約900萬噸,本地企業年產量約300萬噸,僅能滿足33%需求,對外依賴度較大。

  而針對這一問題,成都市住建局在疫情期間緊急開通上線了“成都市建材與勞務信息供需對接平臺”,協調周邊地區保障砂石、水泥等建材供應?!澳壳把虐病⒌玛枴飞降鹊厣笆酪汛蛲ǎ刻煜虺啥继峁┥笆?.5萬噸”。

  項目用工不足也是當前的常見問題。部分來自疫情高風險地區的特殊工種作業人員返崗困難,影響企業和項目復產。對此,成都市住建局已統籌40個項目開展“春風行動”,組織專門客運解決農民工“返蓉難”問題。

  建筑業復工 [咋樣了]

  15974家!達到“應復盡復”

  重點項目建設是城市發展的樁基。

  3月9日,成都77個重大基礎設施及民生社會事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及民生社會事業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包括羊西線改造工程、軌道交通等項目。

  據張樵介紹,2019年,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6502億元,同比增加12%;建筑業增加值1225億元,同比增長4.3%,占GDP的比重為7.2%。

  “2020年與2019年相比,1月份正常,2月份按常規偏低”。張樵表示,2020年建筑業總產值將力爭達到6754億元,目標任務同比增加10%。

  截至3月17日,成都建筑業企業16457家,復工數已達到15974家,達到“應復盡復”;成都全市建筑工地5318個,復工5310個,復工達到99%以上,復產達85%以上。

  建筑業 [后市如何]

  危與機并存 將推動轉型升級

  “成都建筑業科技創新還不夠,傳統生產模式對人力、材料等依賴度高,復工滿產受傳統要素影響大?!睆堥员硎?,下一步,要轉危為機,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指導企業優化施工組織方式,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推動工程建設總承包模式,培育全程咨詢服務,推進綠色建筑發展;

  另一方面按項目屬性分類施策,啟動一批項目,加快推進政府性投資項目,穩步實施房地產開發項目,積極鼓勵社會投資項目建設;同時儲備一批項目,為可持續發展,分類推進城市建設打下基礎,逐步消除疫情對建筑業的影響。此外,還要思考提高行政效率、轉變管理方式,創新性地開展工作。

  此外,受疫情不可抗力影響,項目不排除出現竣工延期、交付延期等情況,因而房地產相關政策也一直被關注。張樵表示,“成都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房住不炒的定位,我們正加緊制定出臺辦法、依法引導,將會同相關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盡快恢復企業正常經營秩序。”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攝影記者 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