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四川省消委會發布的《2019年度消費者投訴信息統計分析報告》顯示,去年全省各級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39409件,解決38696件,投訴解決率98.1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939.1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消費者獲得加倍賠償金額16.6萬元;全省各級消委組織接受消費者咨詢12.59萬人次。
去年,哪些領域消費投訴最多?梳理報告,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在2019年度的消費者投訴案件中統計數據來看,商品、服務的質量問題仍居投訴總量之首,成為消費者投訴的主要方面,但與前年同期相比質量方面的投訴下降趨勢最為明顯。
按商品種類來分,涉及家用電子電器、食品、服裝鞋帽類的消費者投訴居前三位。其中,食品類投訴3905件,煙、酒和飲料類投訴672件。與2018年同期相比,房屋及建材類、醫藥及醫療用品類的投訴呈上升趨勢,而其余種類均呈下降趨勢。其中2019年度食品類投訴量占投訴總量9.91%,較2018年下降了0.75個百分點;2019年度煙、酒和飲料類投訴量占投訴總量9.91%,較2018年下降了0.20個百分點。
按服務種類來分,涉及生活、社會服務、文化娛樂體育服務、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的消費者投訴居前三位。與2018年同期相比,除生活、社會服務、文化娛樂體育服務、教育培訓服務、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保險服務、旅游服務、公共設施服務、金融服務的投訴比例有所增長外,其余服務類別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從投訴的熱點來看,房屋及建材套路深。去年全省消委組織共收到房屋及建材類投訴2981件,與同期相比投訴量呈現出上升趨勢,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經營者擅自修改合同條款,排除、限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按約定履行附條件合同,混淆“誠意金”“定金”概念,濫用“定金罰則”,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
同時,教育培訓也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點,去年全省消委組織共受理教育培訓類投訴258件,投訴量呈增長趨勢,消費者繳納報名費后,經營主體變更或經營場所突然關閉等現象頻發,個別經營者不能兌現承諾擅自更改課程,停止培訓項目或者降低服務質量,擅自收集消費者信息進行電話推銷,侵犯消費者信息安全權等問題凸顯。
此外,生活、社會服務存在于消費者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消費中,也囊括了線上、線下各種消費方式,與消費者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也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2019年,全省消委組織共受理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5867件,與同期相比增長2.76%,在服務類投訴中增幅最大。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