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三月暖陽已躍上枝頭,春天悄然來臨,今年,成都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如何加快推進?
3月10日,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上線《成都面對面·黨風政風熱線》,介紹2020年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情況,今年,成都將實施390條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提升項目,“老公園,新活力”提升行動計劃,建設公園城市示范街區35個,建成“上班的路”“回家的路”社區綠道各100條,街頭小游園、微綠地建設102個,30個“百個公園”示范工程等,讓綠色生態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家門口的綠道建設延伸
打造“回家的路”、“上班的路”各100條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綠道建設管理處處長吳本虹介紹,今年綠道建設主要是錦江公園、錦城公園,還有社區綠道“回家的路”、“上班的路”各100條。目前為止,錦江公園和錦城公園項目建設基本上百分之百復工。
2020年將推進天府綠道連片成網。錦江公園建成7.8公里錦江自行車專用道,完成濱水區周邊建筑風貌提升和功能改造;錦城公園完成繞城高速透綠透景工程,環繞城一級綠道貫通。
建成“上班的路”“回家的路”各100條。
“回家的路”是指公共交通樞紐(軌道、BRT、公交)站點到居住小區的社區綠道,形成具有美譽度、舒適度、歸屬感、安全度的生活場景。
“上班的路”是連接公共交通樞紐(軌道、BRT、公交)站點與產業功能區、產業社區(商圈樓宇、廠區園區)的社區綠道,打造貼心服務、通達便捷、安全舒適的街道空間,營造舒心美好、活力迸發、富有文化底蘊的氛圍。如,高新區天府四街、五街,集中了很多IT行業、商務寫字樓,這就是社區綠道,通常稱之為是“上班的路”。

今年將實施390條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提升
加大了冷色調花卉應用
自2017年以來,通過增補花樹、彩葉樹、設置花箱花帶等措施,全市已實施城市道路綠化景觀提升660多條,今年還將實施390條。除了持續加大市花芙蓉、市樹銀杏和鄉土紫薇、梅花等品種的使用外,近年來先后引進了藍花楹、日本櫻花、黃花風鈴木、金葉榆、黃金槐等優良的觀花彩葉樹種,豐富城市色彩。
在往年紅色、黃色主色調的基礎上,今年將加大了其他色系花卉的應用,特別是加大了冷色調花卉的應用,突出并形成強烈對比、五彩繽紛的效果。
同時,下一步將結合“兩拆一增”(拆違增綠、拆墻透綠),實施街頭小游園、微綠地建設102個,實施公園城市示范街區建設35個,推動老舊小區院落綠化改造提升,增加市民身邊的花樹、花卉品種和規模,改善人居環境。
實施“老公園,新活力”提升行動
加大 “百個公園“示范工程建設
今年將實施人民公園、塔子山公園等4個公園的拆圍增景,拓展“可進入、可參與”的綠色開敞空間,促進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無界融合。依托公園生態景觀優勢,有序推進公園城市“紅點”“奇點”景觀打造,建成公園網紅打卡點30個。引入“周末經濟”“夜間經濟”新場景,著力打造以人民公園“鶴鳴茶社”、文化公園“蜀風雅韻”等為代表的10個公園特色品牌,激活公園創新活力。
此外,2019年,成都啟動“百個公園”示范工程,計劃新建、改擴建(提升)公園110個,面積32.07萬余畝,計劃總投資約305.6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48個公園項目,完工22個,累計完成投資約60.84億元。計劃2020全面啟動剩余公園建設,完成30個,到2024年基本建設完成。
資料圖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