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

  “我們在生豬保供上使出了組合拳,給予一系列優惠政策,把生豬穩產保供作為民心工程、民生任務抓緊抓實。”3月2日,記者從內江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內江通過建立保供儲備庫、農產品配送至社區行動等一系列“組合拳”,確保疫情期間農產品供應充足,豬肉價格從最高每斤45元回落到目前的30元左右。

  市中區百萬頭“內江黑豬”項目現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解決豬肉等“菜籃子”農產品產銷脫節、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問題,內江啟動了以生豬為主的“菜籃子”產品保供日監測報告制度,組織生豬規模養殖場有序出欄,每日出欄生豬5000余頭,建立了201家生豬、蔬菜等生產單位保供儲備庫;開展豬肉等農產品配送至社區行動,設置配送網點206個,加大生豬生產,截至2月底,生豬補欄12萬頭,存欄數達100萬余頭,比去年底增長15%。

  多措并舉下,內江確保了疫情期間全市農產品供應充足,豬肉價格從最高每斤45元回落到目前的30元左右。同時,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抽樣監測的146個農產品合格100%;加大小家禽、家畜供應,主城區每日供應市場白條雞、鴨、兔等1.2萬只以上。

  在生豬政策支持體系上,對引進或新增能繁母豬,除了省財政給予300元/頭的補助,內江的“豬十條”同時規定引種20頭以上能繁母豬再給予200元/頭的補助,對成功創建的部省級和市級標準化生豬養殖場的,分別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2萬元。

  以縣為單位,內江還建立了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貸款擔保風險補償基金或內江黑豬產業發展風險補償基金,對養殖專合社、家庭牧場和養殖大戶貸款提供信貸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