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機制

  建省領導聯系“5+1”產業推進機制,聚焦重點,制定出臺培育方案,“對表”推進

  四川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雄厚。

  1959年,中國第一只黑白顯像管在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誕生。之后,紅光、宏明電子、長虹、電子科技大學……四川逐漸建立了比較完備的電子工業體系。如今,世界一半的筆記本電腦芯片在四川封裝測試,全球50%的蘋果平板電腦在四川生產,微型計算機年產量超過全國的五分之一。四川是五大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之一,已成為中國第三大游戲產品研發和運營中心。

  近兩年,四川加速構建“5+1”現代工業體系。2019年全省建立省領導聯系“5+1”產業推進機制以來,由省領導牽頭,聚焦16個重點領域和數字經濟,實施產業培育、精準招商、創新發展、要素保障、督促推動五大任務,統籌各方資源,形成合力抓發展,掛圖作戰,重點任務一張圖、重點目標一張表,按月通報、定期調度、“對表”推進。

  “在這一機制下,電子信息產業被進一步細化為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新一代網絡技術等領域,并制定出臺專門的產業培育方案和發展行動計劃等,強化產業戰略引領。”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電子信息處蘇平說。

  按照《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產業培育方案》,到2022年,全省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產業產值將均超1500億元。未來幾年,培育重點任務將繼續鎖定突破核心芯片、材料和設備等關鍵技術,鼓勵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加快完善產業鏈和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等方面。

  四川如何站上新一代網絡技術風口?《新一代網絡技術產業培育方案》繪出“施工圖”,力爭到2022年,在5G、超高清視頻、北斗系統、網絡安全四個重點領域都能培育出1到2個“獨角獸”。

  《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培育方案》,則把“缺乏龍頭企業,企業小而散”列為頭號問題,明確要給環境、給空間,做強市場主體,培養龍頭企業。2020年,我省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營業收入力爭達5700億元,軟件企業總數超過1900家。

  2020年四川“5+1”新看點

  電子信息產業

  ●提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創新能力

  ●推動全省“一芯一屏”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

  ●組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聯盟

  ●支持成都建設世界級軟件名城,打造“程序員之都”

  裝備制造產業

  ●圍繞“國之重器”,推動裝備行業關鍵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加大試點示范應用,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

  ●加快完善氫能產業鏈,編制完成全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研制與應用全產業鏈

  食品飲料產業

  ●組建高原食品研究院,并舉辦第一屆中國西部國際食品博覽會

  ●大力培育一批省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支持糧油、肉制品、調味品、果蔬、林竹產品、方便食品、包裝飲用水等七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

  ●深化川黔合作,共筑“中國白酒金三角”,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

  先進材料產業

  ●啟動建設“材料地圖”平臺,進一步補鏈、強鏈

  ●積極爭取將我省重點培育特色產業、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的企業、產品納入國家重點培育范圍

  ●啟動“十四五”行業規劃編制工作,出臺《新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

  ●“一業一策”支持多晶硅、釩鈦、鋰電、鋁材、稀土等產業發展,培育石墨烯、生物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能源化工產業

  ●推動“氣大慶”建設,大力爭取國家天然氣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

  ●推進成都、眉山、宜賓、瀘州、遂寧、南充、廣安、達州及自貢、樂山等綠色化工產業基地建設

  數字經濟

  ●編制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支持成都創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統籌數據中心布局,打造成德綿眉瀘雅等若干大數據產業集群

  ●推進“5G+工業互聯網”工程,培育10個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立一批應用體驗中心,打造一批示范基地

  本報制圖/朱濉

  四川日報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