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前方路更寬
對于巴中平昌人葛永康來說,2019年有了一些好的變化。2019年5月份他回到位于平昌縣元山鎮復興村的老家,對家里的危房進行了改造,由于是貧困戶,自己沒有花多少錢。“房子進行了翻新、吊頂,現在家里還通上了自來水,再也不用去山里擔水吃了。”葛永康說,家里的7畝多土地也流轉出去了,種上了桃子樹、李子樹、櫻桃樹,去年也掛果了。
如今葛永康和妻子兩人在汕頭潮陽打工,老人和兒子在老家。“我在建筑工地上打零工,妻子在餐飲店當服務員,每個月給家里寄回1000多元,還能攢下些錢。”葛永康說,去年他家已經脫貧,“2020年能夠把家維持好就可以了,希望爸爸媽媽身體健康。”
家住巴中恩陽古鎮的鄔兵對老家的變化有更深的感受。“現在恩陽古鎮的旅游搞得不錯,每年春節回去都有民俗、文藝表演,環境衛生也比較好了。”鄔兵琢磨著,再過幾年就回家做點小生意。“在外打工20多年了,老婆、孩子、老人都在家里,遲早要回去的。”
落葉歸根是在外漂泊多年的打工者的心愿,可是回家后能干啥?
19日下午,巴中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員走進車廂向老鄉們宣傳起返鄉創業就業政策,如今政府能夠給予其技術指導、創業補貼、融資支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車廂里議論起來,“現在養豬好像不錯,政府還有補貼。”
“養殖業污染大,風險也比較高,需要有技術指導。”葛永康說。
“現在農村很多地都荒起沒人種了,每個地方的土質不一樣,可以研究一下看看本地適合種什么,大家可以一起搞。”汪華玲出了個主意。
列車仍在疾馳,回家的路越來越近,未來似乎有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