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肖瑩佩 成都觀察 王翱 文/圖

  近日,多名市民通過“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反映,成都市內部分充電站內,一些充電樁已荒廢多日,成為“僵尸”充電樁。

  網友指出位于成都高新區錦城公園停車場充電站和新陣地高爾夫俱樂部內的特來電、蓉E充等充電站充電樁均無法使用,且充電樁旁荒草叢生,充電槍銹跡斑斑。

  實際情況如何?記者來到以上兩處地點實地探訪。

  錦城公園(靠近錦城文化運動中心)停車場的充電站內充電樁被套上黑色塑料袋。

  點位一:成都錦城公園充電站

  》現場調查:無法使用 充電樁上套塑料袋

  11月1日中午1點,記者來到錦城公園(靠近錦城文化運動中心)停車場的充電站。此處為露天充電站,有14個快充充電樁和12個慢充充電樁(每個充電樁各有兩個充電頭,共52個),幾輛車停放在此,沒有在充電。

  記者看到,這里的充電樁已全部套上黑色塑料袋,并用透明膠帶貼牢,擋住了屏幕與品牌標志。塑料袋前貼有“設備維護中,暫停使用!”的紙張,落款為成都海岸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錦城公園靠近益州大道的東門停車場也有一個充電站。

  記者看到,此處的充電站,路口顯眼處設有“本停車場暫停充電服務”字樣的立牌。這里共有32個充電樁,服務商均為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錦城公園靠近益州大道的東門停車場充電站。

  》回應:充電站處于長期暫停狀態,目前無恢復計劃

  記者首先撥通了特來電客服專線,咨詢錦城公園充電樁的情況,其客服表示,該處充電站處于長期暫停狀態,目前無恢復使用的計劃。

  隨后,記者又聯系到成都海岸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靠近錦城文化運動中心的停車場的充電站已有段時間處于無人運營的狀態,對于在充電樁上套塑料袋以及接下來的情況,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點位二:成都新陣地高爾夫俱樂部充電站

  》現場調查:無人維護,近半充電接口掉落在地

  記者又來到神仙樹高橋旁的成都新陣地高爾夫俱樂部,通過地圖搜索,顯示該俱樂部內有特來電和蓉E充兩座充電站。

  記者看到,此處特來電充電站的充電樁,均可正常使用。但旁邊“蓉E充”充電站的充電樁不少卻處于“待維修”狀態。

  此處“蓉E充”充電站充電樁分三種,其中6個帶按鈕的款式,屏幕均未亮;中間一排充電樁有8個,有車輛在充電,但其中也有一臺機器貼有“維修期間,暫無法充電”的封條;另外還有2個帶大屏幕的充電樁,只有一個屏幕亮著。此外,旁邊還設有一個充電服務站,目前處于閑置狀態。

  再細看,記者現場數到這16個充電樁里,近一半的充電接口都掉在地上,沾滿塵土。

  一名正為車輛充電的司機告訴記者,他是一名網約車駕駛員,幾乎每天都會來充電,此處的大多數充電樁都已無法使用,且這樣的情況從年初持續到現在。

  成都新陣地高爾夫俱樂部“蓉E充”充電站充電接口掉落在地。

  成都新陣地高爾夫俱樂部“蓉E充”充電站充電樁貼著封條。

  》回應:缺少維修零件,努力購買到零件后維修

  針對成都新陣地高爾夫俱樂部內“蓉E充”充電站的情況,記者撥通了成都聚力芯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維修的工作人員的電話。

  對方表示,由于與充電樁供應商合同到期的緣故,無法購買到所需維修零件,所以沒有對無法使用的充電樁進行維修。

  他告訴記者,目前已通過多方努力購買到所需零件,將于這兩天對相關設備進行維修,持續推動解決該處充電樁無法使用的問題。

  發稿前,記者再次詢問該工作人員得知,維修人員已前往新陣地高爾夫俱樂部充電站進行維修,截至當天上午11點已修好兩個充電樁,后續將持續對充電樁進行維修。

  延伸調查:

  曾有車主“找到充電樁卻充不了電”,只能求援拖車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充電樁成為了汽車行業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中國充電聯盟公眾號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23年10月到2024年9月,全國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7.2萬臺。

  記者搜索發現,“僵尸”充電樁的存在,可能會對車主帶來不少麻煩,外地也曾公開報道——

  據媒體報道,安徽省淮南市新能源車主張某因“找到充電樁卻充不了電”,只好打電話求援拖車。

  據羊城晚報報道,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目前充電基礎設施仍存在布局不夠完善、結構不夠合理、老舊充電樁技術落后、服務不夠均衡、運營不夠規范等問題亟待提升。

  據乘聯會整理的中國充電聯盟的最新數據分析,目前國內充電樁“僵尸樁”占比達10%,無法充電,加劇了用戶充電焦慮。

  僵尸充電樁為何大量存在,對于充電樁充電站應該如何管理,物盡其用?記者將進一步調查。

  您如果也有類似的經歷和苦惱,或有好的建議,也請在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