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雷倢
9月3日上午,成都市朝陽公寓小區的業主代表拿到了新電梯“鑰匙”和使用證,這也標志著成都市住宅小區首臺老舊電梯更新完成。
成都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成都市住宅小區電梯保有量已達14.98萬余臺,其中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小區電梯1.68萬余臺。今年,成都提出加快更新不符合現行產品標準、安全風險高的老舊住宅電梯。
7月,《成都市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工作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印發。成都市住建局物管處處長張睿介紹:“我們計劃四年更新符合要求的電梯4000部左右。”
哪些老電梯可以參與更新?
使用年限滿15年及以上或質保期已到
9月3日上午,新電梯獲頒使用證后,樓棟住戶排著隊進入電梯試乘體驗。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新電梯還應用了“梯控”系統。成房物業朝陽公寓項目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將實時監控并識別將電動自行車推入電梯的行為,“如果發現,會停運并發聲示警。”
“很平穩,乘坐也安心。”業主鐘女士表示“電梯更新圓滿完成,解決了我們住戶的困擾,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位于金牛區的朝陽公寓始建于2000年,是商住和返遷一體化小區,其中3棟為小區內唯一電梯房,約有130余住戶。3棟的四臺電梯已運行23年,也經歷過多次大修。此前這幾部電梯故障頻發,“抖動明顯,噪音也大——還出現過困人的事。”居民陳女士告訴記者,老電梯也讓樓里老人日常下樓變難了。另一方面,常發故障也導致電梯維修開支不小,尤其困擾小區住戶的是,電梯生產廠家也已經破產,無法買到原廠的可靠零部件了。
今年5月,《成都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定期組織開展住宅電梯摸排,加快報廢更新不符合現行產品標準、安全風險高的老舊住宅電梯”;7月,成都市住建局等5部門印發《成都市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工作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7年)》,其中表示,2024年-2027年,每年更新(含換新、改造、大修)住宅小區投入使用年限滿15年及以上,或投入使用年限未滿15年(質保期已滿)、故障率高、群眾更新意愿強烈電梯1000部左右,四年共計4000部左右。
換電梯的錢從哪來?
每臺電梯將給予50%的資金補助
“方案印發后,小區的業主們就馬上聯系到了街道和金牛區住建局。”金牛區住建交局物管科工作人員白琛宇介紹。
“我們將小區電梯情況反映后的第二天,住建部門和特檢院的人員就來到我們小區踏勘現場,效率高。”李大姐介紹。之后投票通過后,安全評估機構根據電梯安全評估細則進行評估并出具報告,結論為“建議電梯換新”。
很快,更新方案制定完成,業主通過“智慧物業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投票并且公示;同時,電梯使用單位也將資金籌集情況進行公示。接著,經過施工方案審查和質量安全監督等程序,8月10日電梯開始拆除,16日電梯開始安裝,直到9月3日上午,首部電梯通過竣工驗收并正式交付使用。

白琛宇介紹,接下來該小區樓棟可憑相關材料申請補助資金。根據相關方案,每臺電梯將給予總費用50%的資金補助,換新最高不超過10萬元/部,改造最高不超過5萬元/部。
值得一提的是,該小區更換電梯剩余50%的費用將由公共收益支付,“所以這次電梯更新,我們業主不用掏錢。”多位小區業主告訴記者。
駟馬橋街道辦民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經歷了首部電梯更新,結合此前住建部門開展的專題培訓,他們對老舊電梯更新業務更加熟悉,“我們也會對轄區內老舊電梯進行排查并開展宣傳,指導符合政策的老舊電梯進行更新。”
”從《行到方案》印發到首臺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完成,不到兩個月時間,為成都市全面推進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提供了實踐經驗,具有重要意義。”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推動住宅小區老舊電梯更新,優化住宅小區電梯安全性能,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