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興隆湖實驗室。
新華網成都2月19日電(黃曉蕓)2月18日,“萬千氣象看四川”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在成都啟動,該主題采訪活動全年分四批次在四個季度進行,第一季度主題聚焦新質生產力。如何讓科技創新真正賦能產業,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在第一季度活動的第一天,參與媒體走進中試平臺、實驗室,探訪成都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舉措成效。

蜂鳥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中試車間。
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堅定把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科技創新“一號工程”。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中試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據蜂鳥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勇介紹,從一個想法到產品,要經過概念驗證、中試熟化等環節,規模化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工藝、質量控制、風險控制、技術標準等關鍵問題,都需要在中試環節確定解決方案。“我們已經搭建起一支包括技術經理人、研發工程技術團隊、質量體系團隊、供應鏈團隊等在內的專業團隊。目前,公司已服務400余家高校團隊和科技型企業,推動200余項智能硬件產品從科研成果走向市場應用。”田勇表示,今年,蜂鳥智造將把概念驗證環節做深做實,不斷豐富完善中試熟化環節,還將探索對外輸出蜂鳥智造的中試模式。
用被動降溫面料制作的防護服、帽子能夠幫助穿戴者降低體感溫度;降溫涂料可以幫助電力機柜、通信設備等降低能耗;超表面無線通信系統以更低能耗搭建5G或6G網絡,助力移動通信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無人化森林防火監控報警系統,以數字智能化對火源做出預警并實現定位……這些都是天府興隆湖實驗室的科技成果。今年,這些科技成果將逐步走向市場化,實現批量生產與應用。
作為首個投入實體運行的天府實驗室,天府興隆湖實驗室聚焦能量光子學、信息光子學等領域,開展光電材料、光電器件及光電系統研究。為了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實驗室成立了成都鹿溪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個集孵化器、加速器為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平臺,在滿足實驗室自身科研成果轉化需求的同時,還與各科研機構開展科研項目產業化合作。
據了解,“萬千氣象看四川”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還將走進眉山、雅安、樂山、宜賓等地,了解四川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舉措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