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就是冬至,冬至吃羊肉,是成都人難以割舍的家鄉(xiāng)滋味,對于羊肉湯館來說,這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
成都市雙流區(qū)黃甲街道是遠近聞名的“吃羊肉勝地”,在黃甲當?shù)兀罾洗笱蛉饫系晔琴u羊肉湯最悠久的店鋪之一。每天早上5點半,天還沒亮,店里廚師鄭兵就需要開鍋熬制羊肉湯,羊肉選取當?shù)攸S甲麻羊,色澤紅潤,脂肪分布均勻,柔嫩多汁,膻味較小,配以當?shù)啬榴R山青辣椒,得到淳厚綿延的羊肉鮮味。
為了備戰(zhàn)冬至,阮老大羊肉老店已經提前準備了200多只,總重量上萬斤的麻羊羊肉,用暖湯紅肉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

▲廚師正在熬制羊肉湯
備戰(zhàn)冬至
200多只麻羊上萬斤羊肉以饗食客
12月19日早上5點10分,為不影響家人,廚師鄭兵悄悄摸黑起床,隨后騎車往店鋪里趕,此時路上還沒有行人,只有早點鋪傳來聲響,20分鐘后,鄭兵抵達了羊肉湯館。
鄭兵在羊肉湯館干了有18年,每天凌晨,都要為當天店里的羊肉湯做準備,他比誰都熟悉熬羊肉湯的操作。
直徑超過1.5米的大鐵鍋是專門定做的,鍋里加上500斤清水,放入100斤以上的羊骨,再添上羊肉和羊雜,剩下的就交給時間。
大火燒開,小火慢煨,熬上五個小時,羊肉湯的香味順著鍋邊慢慢溢出,香味順著街這頭飄到那頭……

▲員工正在準備羊肉食材
進入12月份,天氣逐漸轉冷,一碗暖暖的羊肉湯成為很多食客的首選。鄭兵所在的阮老大羊肉老店,現(xiàn)在每天可以賣出超過500斤羊肉,預計羊肉的銷量將在這周五冬至這天達到頂峰。
今年冬至,為了迎接廣大食客,老板阮莉早早就做好準備——店鋪提前聯(lián)系了多家羊肉供應屠宰場,準備了200多只麻羊上萬斤羊肉,保證食客吃飽吃好。冬至當天,營業(yè)時間也將延長,從早上6點到晚上11點,持續(xù)營業(yè)。

▲羊肉湯館員工正在準備食材
開店43年
老牌羊肉湯館三代傳承至今
阮老大羊肉老店是黃甲當?shù)刈罾系难蛉鉁^之一,開店已有43年,阮莉是第三代傳承人。18歲開始,她就在店里幫活,如今從爺爺、父親手里接下店鋪。
“我們店鋪以白湯白鍋為主,羊骨敲破熬湯,羊肉、羊雜在鍋中大火熬制。每天都是從早上開始熬新湯,一直到熬好就把羊肉撈出,放在盤內。”阮莉對于父親營業(yè)時印象深刻,上世紀80年代,父親阮思福從部隊轉業(yè),開始跟隨上一輩的腳印,在平房內擺攤賣羊肉。用砂鍋來煮羊肉湯,鍋小肉多,一只羊需要砍成兩半才能下鍋。

▲阮莉和父親阮思福
越來越多食客慕名而來,店鋪也從最開始爺爺輩的一間茅草屋,增長至現(xiàn)在的七間鋪面,靠的就是一碗碗羊肉湯。“主要就是靠口碑,一代傳一代,不管是老買主還是新顧客,我們都一視同仁,用最簡單的食材呈現(xiàn)給大家。”阮莉介紹。
發(fā)展到第三代,年輕人的激情干勁和創(chuàng)新經營思維,也為這家老店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阮莉帶頭創(chuàng)新菜品,推出了羊肉系列炒菜、全羊宴席108種、主打爆炒羊肝、酸辣羊血、孜然羊排、手抓羊排等更符合年輕人口味的菜品。

▲成都市雙流黃甲阮老大羊肉老店
傳統(tǒng)老味
黃甲麻羊配以牧馬山青辣椒
2015年,黃甲麻羊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除了菜品樣式上的多番變化,店鋪也有恒久不變的堅持。
店鋪在選材上,選取的是黃甲當?shù)氐穆檠颉B檠蝓r肉色澤紅潤,脂肪分布均勻,柔嫩多汁,膻味較小,做法上相較于成都很多地區(qū)的大火炒制去膻,黃甲當?shù)厥∪チ诉@一步驟,這也是當?shù)匮蛉鉁艿酱蠹仪嗖A的重要原因。
蘸料方面,除了慣有的香菜、香蔥、豆腐乳,還配有當?shù)啬榴R山特色青辣椒,也就是四川人熟悉的二荊條。二荊條的清香撲鼻,和淳厚濃郁的湯底融為一體,既解膩又提香。

▲羊肉湯的各種配料
據(jù)當?shù)亟值擂k介紹,在黃甲,包括阮莉家在內的羊肉湯館有30余家,每年消耗麻羊約7萬余頭。黃甲羊肉湯以餐飲業(yè)為頭,帶動黃甲養(yǎng)殖業(yè)、旅游業(yè)等,產業(yè)經濟規(guī)模達1.4億元。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攝影記者 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