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同一天,海關總署發布公告稱,為全面防范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依據有關規定,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8月25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高端日料店、海鮮自助餐廳了解到,目前成都日料、海鮮餐廳多使用國內貨源,一家高端日料店表示,將暫停進口日本食材,改用國內食材。

25日中午,記者來到位于成都太古里的一家高端日料店,該店在大眾點評網站上的信息顯示,人均消費為1665元。該店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門店已經全面停止從日本進口食材,改為使用國內產地的食材。當被問及更換后的產地具體地點時,對方則表示,“后續有新的信息,會在自己的平臺上公布。”
記者又來到了位于春熙路群光廣場的另一家平價日料店,該店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店內售賣的的多種套餐每種僅數十元,價格非常親民。”店員表示,所以,店內大部分食材來自國內,沒有來自日本的食材。記者也看到,該家平價日料店內依然座無虛席,非常火爆。

在武侯區的某大型商業中心內,一家海鮮自助餐廳人氣一直比較高。記者看到,餐廳經營并未受到影響。門店銷售人員周女士表示,晚餐的名額早已被預訂滿,如果現場預定,需要排號等候。對于店內海鮮食材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否會受到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的影響,周女士表示,其門店沒有來自日本的食材,“我們店內的海鮮,國內進貨渠道主要來自大連,國外的進貨渠道主要來自于泰國等地。”
對于成都水產市場進口日本海鮮產品的情況,8月24日,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潘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成都從日本進口的海鮮產品在市場的“占比很小”,進口海鮮多來自于東南亞國家。
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實習記者 胡謙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