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蒲南溪 鐘帆

  近段時間,不少家長向四川日報全媒體“問政四川”平臺反映,成都、綿陽等地知名機器人編程教育機構“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疑似關門“跑路”,部分家長反映課時費退費無門。5月17日,四川在線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成都多區縣已成立工作專班開展協調處置工作。

位于青羊區光華東3路西成尚錦社區門口的貝爾機器人中心鵬瑞利店。張庭銘 攝位于青羊區光華東3路西成尚錦社區門口的貝爾機器人中心鵬瑞利店。張庭銘 攝

  四川在線記者從成都市相關部門了解到,根據2021年7月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成都市等9所城市為全國試點城市,明確要求“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地要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制定標準、嚴格審批。”同年9月成都市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重申“嚴格重新審核登記”,明確“分類制定體育類、文化藝術類、科技類等校外培訓機構的設置指導標準,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

  根據這些要求,各地對校外培訓機構實行分類歸口審批和管理,教育部門主管學科類培訓機構,文化和旅游部門主管文化藝術類培訓機構,科技部門主管科技類培訓機構,體育部門主管體育類培訓機構。各主管部門按行業要求完善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實行“先證后照”,加強日常監管。按照上述要求,科技類培訓機構的監管由科技部門負責。5月14日開始,成都相應縣市區主管部門也分別約談相應點位負責人。

  四川在線記者從上述部門獲悉,上周,成都市涉及此事的區市縣,均已組織多個部門就針對屬地“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培訓機構開展聯合專項調查,并成立工作專班處置此事。目前,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正在積極對接有關培訓機構,做好接課、接生等處置工作,“但是因為每個點位學生數量等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處理的速度和方式也會不同。”

  針對公眾關心的“家長如何維權”“工作人員欠薪如何解決”等問題,上述部門建議,家長可向培訓機構屬地所在派出所、法院、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等合法渠道反映問題并維權,也可積極向所在街道、各級科技、人社等主管部門反映情況,以便于調查專班及時掌握信息,更好地協調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