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廁人數較多的時候,公廁女廁前排起長隊,男廁前幾乎沒人排隊的情況,大家可能都遇到過。未來,這種情況在成都有望得到緩解。

  8月2日,記者從“成都人大”官網獲悉,《成都市公共廁所管理條例》將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明確,新建公廁女廁位與男廁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應小于3:2,在人流量集中的場所不應小于2:1。該條例適用于成都市行政區域內公共廁所的規劃、建設、使用、維護及其監督管理活動。該條例所稱公共廁所(以下簡稱“公廁”),是指在公共場所獨立設置或者附設于其他建筑物,供社會公眾使用的廁所。

  建在哪,如何建

  再生水供水管網覆蓋區域,公廁沖洗應當優先使用再生水

  記者在該條例中看到,包括城市道路、市政廣場、公共綠地、商業街、文化街、火車客運站、汽車客運站、機場、碼頭、軌道交通站、公交首末站、文體設施、大型商場、集貿市場、展覽館、政務大廳、醫院、旅游景點、加油(氣)站、充電站等;村(農村新型社區)、農村集中居住區等農村地區公共場所以及人口較集中的區域;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設置公廁的場所,應當按照相關標準、規范,依據規劃在符合條件的點位設置公廁。

  其中再生水供水管網覆蓋區域,公廁沖洗應當優先使用再生水。公廁外立面造型、色調和風格應當與周圍環境景觀相協調,并保持外觀整潔、完好。公廁的建設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應當設立明顯的,且符合國家、四川省和本市有關標準、規范的公廁標志,確保安全牢固、完好整潔,并公布開放時間、管理標準、管理單位和監督電話等。

  同時新建公廁的配套設施應當人性化設置,方便殘疾人、老年人、兒童、孕婦等人群使用,并按照相關標準、規范設置無障礙設施。新建公廁女廁位與男廁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應小于3:2,在人流量集中的場所不應小于2:1。改建、擴建公廁可以參照新建公廁的規定執行。有條件的公廁應當設置第三衛生間以及供公眾休息、存儲物品、梳妝更衣等的便民服務設施。需要注意的是,舉辦大型商業、文化、體育、教育、公益等活動時,活動場所內及附近沒有公廁或者現有公廁不能滿足用廁需求的,舉辦單位應當設置環保移動廁所,按照標準做好保潔服務,并在活動結束后及時撤除。

  城市管理部門主導建設的公廁應當免費提供擦手紙、廁紙、洗手液。同時鼓勵其他公廁免費提供擦手紙、廁紙、洗手液;鼓勵公廁建設使用智能設備,配置環境監測、異味控制、智能照明、安全監控、應急求助等智慧管理系統。另外成都將有序推廣裝配式公廁建設,探索市場化運行模式,拓展綜合功能向智能售貨、儲物,共享充電、雨傘等便民服務方面延伸。

  使用和維護

  確需暫停使用的,應當采取增加移動廁所等臨時過渡措施

  該條例明確,公廁應當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不得隨意暫停使用。因改建、擴建、修繕等特殊情況確需暫停使用的,應當采取增加移動廁所等臨時過渡措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公廁規劃用地或者改變其性質;不得擅自關閉、拆除、遷移公廁及其附屬設施。同時公廁使用者應當遵守公廁管理規定,文明使用公廁,不得在地面、墻壁和設施上涂抹、刻畫、張貼;不得向便器、便池內傾倒廢棄物;不得在便池外便溺、隨地吐痰、亂扔雜物;以及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根據該條例,公廁的日常管理實行責任人制度。公廁的日常管理責任人一般為公廁管理部門或者其委托的社會服務企業,下列情形除外:按照規定配套建設的公廁,責任人為公廁的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村(農村新型社區)、農村集中居住區等農村地區公共場所設置的公廁,責任人為所在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其委托的社會服務企業。

  有按照該條例規定應當設置公廁的場所未設置;原有的公廁不符合規定標準;原有的公廁損壞嚴重、年久失修;其他應當進行補建、改建或者修繕等情形之一的,責任單位應當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補建、改建或者修繕。因建設確需拆除公廁的,建設單位或者其他有關單位應當提出方案,報所在地區(市)縣城市管理部門批準后,按照先建后拆、有所改善的原則,建設新的公廁。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另外該條例提出,鼓勵酒店、賓館、餐館、茶館、網吧等經營性場所和公共寫字樓、辦公樓等單位的內部廁所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該類社會對外開放廁所的使用、維護按照該條例有關規定執行,其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可以與城市管理部門或者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簽訂對外開放服務協議,申請有關資金補貼。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