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第一:
今年的蚊子好像少了
“大家有沒有感覺到今年的蚊子有點少了?”25日,網友簡單的一問,引發了許多人的興趣,答者如云,相關話題“今年的蚊子好像少了”則沖上微博熱搜。截至發稿前,話題閱讀次數達到3.7億次,討論次數3.3萬次。
@你我都在對的時間點:適者生存,明年不會是耐高溫的蚊子吧。
@開心笑笑樂:今年蚊子真的少了,我們的電蚊香都沒派上用場,也沒被蚊子咬過。
@炒米冷清清:要不先別開空調了,先把蚊子熱死?
對此,不少市民也反映,最近蚊子確實少見了。有人猜測,是不是蚊子受不了高熱環境,今年都遷徙到涼快的地方去了,或者因為無法耐高溫停止發育了?
昆蟲學家:
許多昆蟲都受到高溫影響
對此,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有研究發現,最適合蚊子生存的溫度在22℃~32℃之間。當水溫在25℃左右時,蚊子繁殖發育最快。當水溫超過35℃,蚊子卵、幼蟲、蛹在水里就會停止發育,甚至大量死亡。特別是持續高溫天、戶外水塘、積洼的水不斷被蒸發,暴曬后水溫很高,蚊子根本無法產卵。

趙力說,不僅僅是蚊子,蜻蜓、竹節蟲、螳螂、螢火蟲等許多昆蟲都會受到高溫天氣的影響。比如蜻蜓,“青城山有的地方的蜻蜓幼蟲因為高溫發育停滯了”。6月初,趙力在青城山一處水洼里見到很多角斑黑額蜓幼蟲,這個種類在青城山和龍門山的低海拔溝渠很常見。當時,它們陸續羽化,但是在6月底、7月初的高溫天氣階段,幼蟲的發育似乎停止了,沒有繼續羽化。
在前段時間的高溫天氣中,趙力飼養的竹節蟲也因為高溫停止蛻皮,“中國巨竹節蟲在日最高氣溫達到34度以上之后,就會停止發育和蛻皮?!贝送?,還有螳螂、蝴蝶等昆蟲,甚至連8月底、9月初才出現的櫻花水母,今年7月就被發現了,提前了整整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