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9日,觀鳥愛好者何既白、孟姍姍在成都市大邑縣西嶺雪山景區海拔2100米處記錄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灰胸藪鹛一只。該物種是繼今年在成都市大邑縣大飛水景區拍到的灰頭斑翅鹛之后的又一新記錄。根據《成都鳥類名錄2.0》及近年成都鳥類監測最新成果,成都記錄鳥種達到532種。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野保處介紹,灰胸藪鹛體型略小,體長在17厘米左右。頭頂灰色,前額和眉紋、后頸和頸側橘黃色,耳羽和下體灰色,腹中黃色。上體灰橄欖黃色,飛羽黑色具紅色和黃色翅斑。尾橄欖褐色具黑色橫斑和紅色端斑,尾下覆羽黑色具紅色端斑。特征極為明顯,野外容易識別。嘴、腳褐色或棕褐色。

灰胸藪鹛 (拍攝:孟姍姍)灰胸藪鹛 (拍攝:孟姍姍)

  灰胸藪鹛主要棲息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次生林、竹林和林緣灌叢中,常在林下灌叢中或地上活動或覓食。膽小畏人,通常藏匿于茂密灌叢、竹叢或小喬木樹冠內,占區鳴叫時通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形,一旦發現有人接近就停止鳴唱或立即飛走。食物雜性,食膜翅目、鱗翅目昆蟲,也食植物種子和果實等。灰胸藪鹛分布狹窄為我國特有物種,我省此前僅眉山市、樂山市和宜賓市有較穩定觀測記錄,此次的發現地點是其較北的分布地。

  根據2021年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灰胸藪鹛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特有珍稀鳥類,種群數量較低,世界珍稀瀕危物種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野保處 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