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力度在持續加碼。
4月16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千方百計保持經濟穩定運行”作為二季度經濟工作的關鍵。4月21日,一季度全市經濟形勢分析專題會上,再次強調要千方百計助企紓困解難。5月6日,成都市主要領導與部分重點企業代表座談,聽取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現場協調解決企業問題訴求。
一場場會上,都傳遞出同樣明顯的訊號:宏觀政策的機遇利好正加速聚集,正在為經濟恢復注入源動力。
新增量!
新登記4萬新經濟企業背后的新動能
梳理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部分業態發展迅猛。比如,新能源政策引導促進“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71.43%;新經濟企業新登記4.09萬戶,同比增長28%。
這個5月,去龍泉山看日出、環城綠道騎行、濕地公園露營成為成都最流行的“網紅”耍法,解鎖新玩法的背后恰恰也是經濟活力的迸發。比如,“五一”假期前,成都人又幾乎把露營裝備買斷貨。來自迪卡儂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成都各個門店的戶外用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其中露營折疊桌、折疊椅等家具類戶外用品同比增長超過200%。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市場與露營直接相關的企業共75家,其中2022年1-5月便新增了20家。露營上下游相關產品的銷量增長,也給了企業信心。“雖然現實困難仍然不少,但政府出臺這么多助企政策,企業已經感受到了陣陣暖意,政策受惠感逐漸增強,未來發力也更有信心。”勁浪體育副總經理周奕橋說。
為企業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成都正在不斷注入新的力量。
近一個月來,成都多個區市縣發布城市機會清單,動作頻頻,“含金量”也頗高。比如,成華區發布的機會清單涵蓋了成華區六大功能區、9大產業鏈,共46個項目,約1580億元機會。崇州發布的城市機會清單則匯集了56個產業類項目及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提供約756.56億元的投資機會,主動釋放城市資源要素。
“一系列招商引資新舉措,幫助我們在最短時間內成功落戶成華區,在項目對接期間我們看到了成華區推進高質量發展總部經濟的決心和信心,在成華區投資我們感覺很安心,也很舒心。”外商直投代表新加坡Broad Vision集團商業發展總裁郭妍點贊成華區高品質的營商環境的同時,也給出了企業對成都發展機遇的“青睞”原因。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而成都,正在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良好生態,營造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市場準入準營環境和市場秩序,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4月22日,天府中央法務區再度上新,“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審判點”“成都國際商事法庭”“成都知識產權法庭”在天府中央法務區揭牌,“天府中央法務云”“天府中央法務鏈”同步發布,也正是成都不斷為企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便捷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又一重要舉措。
市場主體有活力,市場經濟就有動力。新經濟企業活力迸發,背后則是成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培育經濟新動能和企業發掘新增量的新圖景。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