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城市示范區必然是社會各界共建共享共治的美好家園,也是人民宜居宜業的安逸之地。肩負著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的使命,成都將如何做實“宜業”這篇文章?《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給出了一張機會清單。
5月18日召開的《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發改委主任楊羽圍繞增強城市內生增長動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高端要素運籌、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國際門戶樞紐等城市核心功能,介紹了成都的相關舉措。
“我們將聚焦城市核心功能,推動壯大優勢產業、鼓勵創新創業、促進充分就業相結合,讓市場主體更加活躍更有創造力,這是我們打造人民宜業的示范區的內涵。”楊羽表示。
聚力提升高端要素運籌功能,成都緊抓人才這一資源。成都將著力建設全國創新人才高地,實施戰略科技人才領航、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集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強基、卓越工程師等工程,吸引和集聚各方人才。同時,成都還將通過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設著力增強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功能,積極參與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營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
聚力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成都提出構筑服務戰略大后方建設的創新策源地,包括著力做強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創新策源功能、“四區”創新轉化能力,高水平建設運行天府實驗室,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還將建設開放型創新平臺體系,爭創一批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增強技術研發、中試驗證、成果轉化和應用示范能力,推動科技與產業結合。
聚力增強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成都將推進重點產業鏈“建圈強鏈”和重大產業項目攻堅,聚力做強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鏈主企業、具有行業引領力的“專精特新”企業。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牽引,著力培育壯大數字經濟,建設國家新一代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聚力增強國際門戶樞紐功能,成都將申請設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多式聯運綜合試驗,推進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推進雙流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和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爭創國家空港型物流樞紐。
聚力增強國際消費中心功能。成都將提質春熙路、交子公園等高品質商圈,建設空港新城、蓉北商圈,實施特色商業街區品質提升行動,壯大創新消費業態。此外,成都還將創新消費金融和跨境消費便利化措施,爭取設立一批入境免稅店、免稅購物中心,優化144小時過境免簽便利化政策配套措施,搭建“買全球、賣全球”消費服務平臺,打響“成都消費”“成都休閑”“成都服務”“成都創造”品牌。
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