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萬億元
《規劃》特別明確了成都服務業發展的重點產業——以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及以促進消費提檔升級為導向轉型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前者旨在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都市農業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互動發展,以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流通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為重點,加快形成產業鏈上下游貫通、左右岸聯動的特色產業集群。
針對這一領域,《規劃》主要聚焦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流通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
比如,在科技服務方面,成都將開展“科技服務賦能行動”,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5%。
此外,《規劃》還明確了幾個小目標: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建成“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具有亞歐影響力的貿易中心,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達到1700億元;建成具有全國輻射能力的信息中心,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基本建成與國際接軌的商務服務體系和國際會展之都,規模以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1200億元。
而在生活性服務業方面,成都將以現代商貿、文體旅游、醫療健康、社區服務為重點,做優做強生活性服務業產業支撐,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生活中心和消費中心地位,持續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規劃》中明確,針對現代商貿,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萬億元,推動商業零售提質升級、提升住宿餐飲發展品質、推動電子商務數字賦能;針對文體旅游,到2025年,實現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速16%,并加快建設世界文創名城、加快建設世界旅游名城、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加快建設國際音樂之都。
此外,針對醫療健康,到2025年,健康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同時要構建大健康服務新生態、規范發展醫美服務;針對社區服務,到2025年,建成1000個布局合理、業態豐富、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并推進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社區生活服務品質、應用現代科技迭代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