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成都正計劃為露營等新玩法“量身定做”管理辦法
不亂扔垃圾是否只能靠“自覺”?有關部門、各露營區域是否有相關制度來約束少部分不自覺的游客?一位公園管理運營從業人員表示,發現亂扔垃圾的行為,工作人員更多是以勸導為主;對于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衛生的行為,雖然有相關的處罰措施,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少真正會去罰。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員抓到亂扔垃圾現場的概率其實很小——人流量大的時候,工作人員的主要精力會放在人身上,包括維持秩序和安全保障等;等大家離開的時候,現場可能會有少部分垃圾遺留,但此時很難去辨認誰扔了垃圾。同時,發現第一次亂扔垃圾是否馬上就要處罰,也沒有硬性規定。處罰大多是針對屢教不改的情況,經過勸導大部分亂扔垃圾的游客都會改正,所以處罰情況很少。
據了解,根據《成都市公園條例》,區(市)縣園林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園的管理監督工作。公園管理機構負責公園范圍內的具體管理工作。違反該條例規定,在公園內隨地吐痰、便溺,隨地拋棄果皮(核)、紙屑、煙蒂、包裝袋(盒)、口香糖等廢棄物,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處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露營的市民陸續將打包裝好的垃圾投放至垃圾桶
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公園里的綠地草坪更多是作為景觀供游客觀賞,而非用作露營等。隨著越來越多開放式公園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綠地草坪向大家開放。而露營這種以前可能要到較遠野外的玩法,現在在家門口的公園就可以進行了。在成都,環城生態公園就是典型的例子。
面對這樣的變化,對于公園的管理運營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為此,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正在根據實際情況,更多考慮露營等玩法,研究制定針對性的管理辦法,規范大家在綠道公園內的露營行為,讓大家共同參與到優美環境的保護中來。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