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4月,春意盎然,正是鳥類活躍的季節。最近,家住成都邛崍的葉時亮每天都閑不住,7點過就早早起床,去拍鳥。

  墨綠色馬甲,深藍色遮陽帽,脖子上掛著個相機,背著個30斤的包,走起路來依舊帶風。69歲的葉時亮輕車熟路走進成都邛崍邛窯考古遺址公園,走進一條小路,拐了幾道彎,來到一片樹木環繞的空地中。

葉時亮(邛崍市委宣傳部供圖)葉時亮(邛崍市委宣傳部供圖)

  “一般大路邊很難拍到少見的鳥?!比~時亮說,這里是他拍鳥的“秘密基地”,他經常獨自來到這里,一守就是一上午,為的就是拍鳥,這一拍就是7年。

  經常有人問葉時亮,拍這么多年鳥會不會無聊,葉時亮表示:“不無聊,最近幾年拍到沒見過的鳥越來越多了,所以我每年拍鳥都有新期待?!?/p>

  邛崍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監測站站長鮑文毅關注到了葉時亮拍到的鳥類照片,他告訴記者:“邛窯考古遺址公園等地為動物提供了棲息環境,使得野生動物在邛崍頻頻亮相,正反映出當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踔厲奮發開新局 新時代成都再跨越”。封面新聞即日起開設《成都微探索·我們的幸福城》欄目,講述雪山下煙火里的成都故事。

  從開照相館到拍鳥

  退休生活更充實

  “我以前其實是開照相館的,后來為帶孫子就沒干了,之后才開始拍鳥?!比~時亮說。談到以前開照相館時,葉時亮還坦言:“現在看來,開照相館拍照是沒什么技術含量的,遠沒有現在有意思和充實。”

  據葉時亮介紹,當初他把孫子送到成都市內上學后,也曾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晚年還能有哪些愛好去做。“我自己也不喜歡打牌打麻將,一坐幾個小時,身體受不了?!比~時亮說。直到葉時亮在朋友圈看到有好友曬出拍攝鳥的照片,他被小鳥靈動的姿態所吸引,想著自己有攝影的底子,就開始積極嘗試起來。

  葉時亮開始拍的時候才發現,和在照相館拍固定在那的人不同,拍鳥無論在設備還是技術上,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傍B不僅不聽人指令,還怕人,所以很考驗耐心,也看運氣?!睘榕牡讲煌镍B,葉時亮一等就是三四個小時,經常能拍到另外一種沒見過的鳥,這種隨機性和突然到來的幸福,是吸引葉時亮堅持拍鳥的原因。

  據葉時亮回憶,有次他拍完照片,正從“秘密基地”返回家里,在大路邊上的草地里,出現了一只雉雞,紅白相間的腦袋,各色斑點間雜的身軀十分吸引人?!斑@種鳥見到人跑得特別快,一下就跑沒影了,但那次很悠閑在草地上走,才讓我拍到。”葉時亮說。

  從拍鳥到識鳥

  今年“首次拍到”的鳥最多

  “快看,那是山楂鳥!”話音未落,剛剛還正和人聊天的葉時亮,起身熟練地架起三腳架,拿出他有600mm焦段的鏡頭,仰起頭在林間尋覓著,卻再沒見到山楂鳥的身影。

  “唉,要是剛剛就架好,肯定就拍到了,有時候就是看運氣,光等是等不到的?!比~時亮感到有些可惜。因為常年拍鳥,葉時亮在和人聊天時,也會留神附近的鳥類,去分辨有沒有值得拍的對象,有時候是通過鳥叫聲,有時候是通過個頭和羽毛?!澳阆衤槿负拖铲o這類常見的一般就不會想去拍了,而是會去拍一些更少見更好看的品種。”

  “拍到自己以前沒拍過的鳥”既是葉時亮堅持拍鳥的動力,也讓葉時亮從拍鳥到識鳥,再到最后認識到鳥背后的生態之變。如今,葉時亮通過網上學習,已經掌握了很多鳥的學名:??、紅嘴藍鵲、黑水雞、戴勝……都是葉時亮朋友圈照片中的常客。

  今年,更是葉時亮收獲“第一次”最多的一年,在他的朋友圈里詳細記錄下了這些驚喜和幸運:“雉雞,這是我在邛崍首次拍到它”,“首次拍到白色秋沙鴨”,“今天大豐收,首次在邛崍拍到剛出生的黑水雞”。。。。。。

  黑水雞變“常住居民”

  印證近年生態環境改善

  2022年4月7日,葉時亮首次在邛崍拍到剛出生的黑水雞??粗谒u父母帶著四只毛茸茸幼崽的照片,葉時亮表示:“由于環境好,黑水雞這種候鳥都變常住居民了。黑水雞是國家三有保護鳥類,希望大家愛鳥護鳥保護好環境,讓更多鳥類來邛崍安家落戶?!?/p>

  邛崍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監測站站長鮑文毅在了解葉時亮的經歷后表示,野生動物對生態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其種類和數量是生態環境質量最直接的體現。野生動物在邛“頻頻亮相”,也側面印證了邛崍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功能得到恢復,體現了邛崍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據了解,成都邛崍構建“城市―社區―口袋”三級公園體系,建成河濱公園、東湖公園、鳳求凰公園、邛窯考古遺址公園、邛窯生態公園6個城市公園,累計建設各類口袋公園、微綠地24個,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8.89%,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2.18平方米,為野生動物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