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體驗

  開啟另一種人生

  如今提起成都音樂坊,成都人大多不會陌生。以城市音樂廳為中心的輻射片區,如今被重新打造,引入了音樂相關的業態,成為了赫赫有名的網紅打卡地,更是被市民稱之為成都版“愛樂之城”。2019年,片區尚在打造。徐夢的這家實習公司,就是在參與這一項目。而徐夢的實習工作,就是實地參與片區改造任務細節,同時參與運營新媒體,發布更新項目進度。

▲成都音樂坊▲成都音樂坊

  這是徐夢從未參與過的領域。想起那段實習經歷,比起業務的細節,讓徐夢印象更深、更有觸動的,是自己親身參與到了一座城市的城市更新、片區建設中來,“這對于一名還沒進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充滿了新奇與感動”。

  “超級實習生”們有一個微信群。他們在成都城市發展的不同領域,分享著每一天的“新奇與感動”。比如在洛帶古鎮實習的蘆葦青會分享著古鎮的客家文化,在青白江區巨石集團實習的宋卓倫,拍下了工廠的生產線,說“百聞不如一見”。

  徐夢翻出了自己的實習筆記,她當時記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成都正打造成國際音樂之都,我非常驕傲能成為音樂坊這個項目的一員,共同參與成都的建設,它讓我看到了成都的無限可能與快速發展,讓我仿佛又回到了唐代音樂繁盛、歌舞升平的景象。正所謂:“天下所無蜀中有,天下所有蜀中精”,我相信待此項目落成后,成都將成為歌聲的海洋、音樂的海洋!

  彼時的實習只有短短3個星期,但也正是這3個星期,讓徐夢萌生了一個想法:畢業后,來成都!

  對于一直認為自己會在沿海城市的寫字樓做金融白領的徐夢來講,“這不是腦子一熱”。這三周的時間,她被一座城市邀請,認識了這座城市,參與了這座城市的建設,感受了城市跳動的脈搏。“這種感覺很有歸屬感。”她發現,原來飛速發展的城市并不是冰冷的,而是可以像成都一樣暖。于是,徐夢選擇了報考成都市緊缺急需專業選調生,并在畢業后來成都開啟了嶄新的人生。

▲徐夢如今是成都東部新區黨群工作部的一名選調生▲徐夢如今是成都東部新區黨群工作部的一名選調生

  見證東部新區“拔地而起”

  她的未來,希望在成都事業愛情雙豐收!

  通過選調生考試正式來到成都工作后,徐夢會偶爾回到自己實習過的成都音樂坊片區。那里如今已經打造完成,不僅煥然一新,處處都是充滿了音樂元素的景致和業態,還常有音樂表演,真正成了“歌聲的海洋”。

  “這種感覺很奇妙。”徐夢發現,“參與感”原來是這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自己參與了成都人才政策中創新實施的城市“超級實習生”計劃,參與了成都音樂坊的項目,如今,她還參與了成都東部新區的發展建設。

  “我算是成都東部新區的‘老員工’了呢。”徐夢笑著說。在成都東部新區市民中心的黨群工作部,她主要負責財務等工作。成都東部新區成立兩年,徐夢算是最早進入東部新區市民中心的那批員工之一,周圍的點滴建設,她全部看在眼中。

  起初工作時,地鐵18號線還未通車,附近許多道路也還沒竣工,往來的市民也寥寥無幾。如今東部新區市民中心附近,車來車往,道路寬闊,附近有高樓,有綠道,還有新的項目源源不斷在新區入駐。短短兩年,徐夢見證了城市飛速發展的一面。

  “我很想對幾年前的自己說,別猶豫,你一定要參加成都‘超級實習生’計劃,因為那會改變你的人生抉擇。”面對曾經,徐夢這樣對自己說。

  其實,徐夢的選擇,何嘗不是這座城市的愿望。“超級實習生”計劃實施的目的,就是要創新成都專屬引才方式,構建“實習、就業、落戶”全過程的人才引進機制,提前鎖定符合城市重大戰略和產業發展的急需緊缺人才資源。

  如今,徐夢的未來已經與這座城市緊緊相連。“5年后,我可能已經在成都找到了另一半,可能工作也更能獨當一面了。”徐夢甜甜地笑著說,她希望自己的生活與這座城市是“同頻”的,不斷向上,永不止步。

▲站在東部新區市民中心樓上看新區變化的徐夢▲站在東部新區市民中心樓上看新區變化的徐夢

  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攝影記者 呂國應